返回

第137章:知己之弊而练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feishuwx.net
    第137章:知己之弊而练兵 (第1/3页)

    上回讲到崇祯帝在宴席上得到娃她娘指点后大有收获,不仅在朝堂上大力推行新政,而且重视新军。

    “有本上奏!无本退朝!”随着随侍太监“王公公”那公鸭嗓般惊声尖叫,整个大殿一片肃静,过了片刻仍无人继续上呈奏章,于是崇祯帝便站起身来朗声道“散朝!”话音一落,便牵着周皇后的素手从侧殿离开。

    “皇上起驾,团营官厅!”随侍太监王公公依旧扯着公鸭嗓尖叫着。而崇祯帝在周皇后陪同下,在偏殿外与众嫔妃们汇合,乘坐车辇、轿子往“团营官厅”即新兵训练场,在京城郊外几十里处的“通州五卫”之一。

    当初,明朝改革元朝军事制度,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卫所制”,即皇帝独揽军事大权,在全国要地设立卫所,由军丁世代相继,给养仰赖屯田。此制在维护明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明朝兵制分为卫所制、屯田制、募兵制。军队种类分为边军、京军、地方军、护卫军等。西元1368年,朱元璋统一全国后采纳谋士刘基建议,立“军卫法”,在全国建立卫所,控扼要害。中央设大都督府。

    洪武十三年(西元1380年)改为“五军都督府”,即中、左、右、前、后军五处“都督府”,为朝廷最高军事机关,掌管全国卫所军籍。而征讨、镇戍、训练等则听命于兵部。遇有战事,兵部奉皇帝旨意调军,任命领兵官,发给印信,率领从卫所调发的军队出征。战争结束,领兵官缴印于朝廷,官军则各回卫所驻屯。

    这种“统军权”与“调军权”分离,以及“将不专军、军不私将”的制度,旨在保证明朝皇帝能对全国军队的绝对控制。在地方,朱元璋设立了“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设置“指挥使”,为地方最高统兵长官。

    “都司”之下,在冲要地区的“府”包括“直辖州”、县(州)置“卫”或设“所”。一般的“卫”,由“卫指挥使”率领,所辖5个“千户所”,共5600人组成;“千户所”由“千户率领”,辖10个“百户所”,共1120人,而“百户所”由“百户”带领,辖2个“总旗”,共112人;“总旗”辖5个“小旗”,共50人;“小旗”10人。

    到了洪武二十六年(西元1393年),确定全国“都司”、“卫所”数量,共设“都司”17个、“行都司”3个、“留守司”1个、“内外卫”329个、“守御千户所”65个。这时,明朝的常备兵总人数达到了270余万,实力强大!

    与此同时,明朝军队分为“京军”亦称“京营”和“地方军”两大部分。“京军”为全国“卫军”的精锐,平时宿卫京师,战时为征战的主力部队。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收到朝局政策影响,“京军”战斗力却逐渐下滑。

    洪武初年,拱卫应天府的“京军”有48卫。待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因京师接近长城前线,故京军多达72卫,并正式成立了“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其中,“神机营”掌握各种火器,为这次革新重点。

    在平时,五军营习“营阵”,三千营主“巡哨”,神机营掌“火器”,战时扈驾随征。以后,京军制度累有更易。此外,尚有拱卫皇帝的“侍卫亲军”,如“锦衣卫”和“金吾”、“羽林”、“虎贲”、“府军”等12卫军,以及隶属“御马监”的“武骧左右”、“腾骧左右”等4卫营。这说明“京军”无论是装备素养还是综合战力都值得信赖。

    “地方军”包括“卫军”、“边兵”和“民兵”。“卫军”配置于内地各军事重镇和东南海防要地。

    “边兵”则是专门防御北方蒙古骑兵的“戍守部队”, 配置于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的9个军镇,史称“九边重镇”。“民兵”是军籍之外、由官府佥点、用以维持地方治安的武装,内地称之“民壮”、“义勇”或“弓兵”、“机兵”、“快手”。在西北边地则称“土兵”;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则有“苗兵”、“狼兵”等“土司兵”。

    此外,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feishuwx.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