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川南节度 第27章 统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卷 川南节度 第27章 统治 (第3/3页)



    有了决定,韦扶风下达军令,抽调一百虎贲卫,一百凤离营,二百飞羽营,六百豹韬营,合计一千将士组成护军留在戎州。

    韦扶风率领一千护军,带上小雪一起南下去往盐津县的豆沙关。

    此去一是看看豆沙关,二是迷惑川南军力,不能让军力知道节度使离开了川南。

    韦扶风南下之后,未获分田的大军归返泸州,士兵散入八个总兵府,将官归属白虎堂听用。

    ......

    豆沙关,又名石门关,南诏国与巴蜀的一处边界关隘。

    秦朝时期开凿了五尺道,豆沙关城位于五尺道的咽喉之处,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韦扶风率军抵达豆沙关,守关的五百镇军,在镇将的带领下列队迎候。

    韦扶风知道豆沙关的守军,事实上属于戎州刺史的团练军。

    在镇将的陪伴下,韦扶风进入豆沙关城,在城墙上俯视关城另一面的险峻,耳中听着镇将的抱怨和介绍豆沙关的由来。

    据说豆沙关原名石门关,关城上的石刻也确实是石门关三字。

    蜀汉时期的诸葛亮率军出关征伐僚人,易名为豆沙关,石刻的关名没有改变。

    镇将抱怨商旅断绝,僚人也时常侵扰,兄弟们日子过的很苦。

    韦扶风知道镇将在说谎,五尺道的商路虽然不如以前繁荣,但也不至于断绝。

    不过身为节度使,既然来到边关巡查,多少也得显示大度,他答应了由蜀南兵府供给定额军粮。

    镇将恭敬道谢,一幅归顺的卑下模样。

    离开豆沙关回返,途中遇上了信使,朝廷准许了僰道县和盐津县,更名为蜀南县和豆沙县。

    对于韦扶风婉转上书,年供两万石粮食之事,皇帝陛下给予嘉许,发下了谕旨,允许川南节度使出兵押运至长安。

    听了回信,韦扶风无语,皇帝对于上供两万石粮食满意,这让他很意外,是皇帝的胃口不大,还是长安缺粮?

    韦扶风决定上供两万石粮食,是因为泸州的存粮足够支撑军民食用,他曾在富顺县劫获十万石粮食,当时用了近百船只运去了泸县。

    不过向长安上供两万石粮食,却是需要很多的途中消耗。

    一石粮食一百二十斤,两万石粮食二百四十万斤,听着很多,但只够五万军力两个月的食用军粮。

    也就是说,韦扶风养军(当值)五万,一年就得耗用十二万石粮食。

    韦扶风对于军户的田地收获是四六,有四成归属军户私有。

    另外还要给将士发军饷,军饷可以用食盐替代一部分。

    韦扶风是觉得两万石粮食的上供,川南能够承受,试探性的上书,如今皇帝满意,他只能付诸行动。

    两万石粮食不可能一次性运输,小规模的分成十次,每次三千石,有一千石做为消耗。

    韦扶风下达命令,转运司准备两千石粮食装船,又传令渝州刺史出粮一千石做为渝州军的军粮。

    粮船沿着嘉陵江逆流而上,抵达兴州顺政县换成车马运去长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