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领导之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feishuwx.net
    领导之艺 (第1/3页)

    “计”是智慧的精髓,是力量的源泉。正确地运用“计”,就可以做到化解难题,无往而不利。

    作为一名领导者,正确地运用“计”,就可以有效地管理下属,就可以创造佳绩。

    □不算不胜善算必胜

    《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极其深刻,即“多算胜,少算不胜”。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做任何事之前,必须先在脑中盘算清楚好才出手,切忌盲目冲动,不知对手底细就稀里糊涂动手脚。再者,还要注意“多算”与“少算”的关系——越反复思虑,越周密推算,越能赢得胜利;反之,就可能大打折扣,甚至招致惨败。因此,我们必须明白,一个“算”字的重要性,即不算不胜,多算必胜。

    下面我们看一看刘邦身边的门客薛公是如何成为一名令人折服的算客的。

    汉高祖刘邦在平息了梁王彭越的叛乱和杀死韩信后不久,曾为汉朝天下的建立作出重大贡献的淮南王英布兴兵反汉。刘向文武大臣询问对策,汝阳侯夏侯婴向刘邦推荐了自己的门薛公。

    汉高祖问薛公:“英布曾是项羽手下大将,能征惯战,我想亲大军去平叛,你看胜败会如何?”

    薛公答道:“陛下必胜无疑。”

    汉高祖道:“何以见得?”

    薛公道:“英布兴兵反叛后,料到陛下肯定会去征讨他,当然会坐以待毙,所以有三种情况可供他选择。”

    汉高祖道:“先生请讲。”

    薛公道:“第一种情况,英布东取吴,西取楚,北并齐鲁,将燕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然后固守自己的封地以待陛下。这样,陛下也奈何不了他,这是上策。”

    汉高祖急忙问:“第二种情况会怎么样?”

    “东取吴,西取楚,夺取韩、魏,保住敖仓的粮食,以重兵守卫皋,断绝入关之路。如果是这样,谁胜谁负,只有天知道。”薛侃侃而谈,“这是第二种情况,乃为中策。”

    汉高祖说:“先生既认为朕能获胜,英布自然不会用此二策,那么,下策该是怎样?”

    薛公不慌不忙地说:“东取吴,西取下蔡,将重兵置于淮南。

    我料英布必用此策——陛下长驱直入,定能大获全胜。”

    汉高祖面现悦色,道:“先生如何知道英布必用此下策呢?”

    薛公道:“英布本是骊山的一个刑徒,虽有万夫不挡之勇,但光短浅,只知道为一时的利害谋划,所以我料到必出此下策!”

    汉高祖连连赞道:“好!好!英布的为人朕也并非不知,先的话可谓是一语中的!朕封你为千户侯!”

    “谢陛下。”薛公慌忙跪下,谢恩。

    汉高祖封薛公为千户侯,又赏赐给薛公许多财物,然后于这年(公元前196年)的10月亲率12万大军征讨英布。

    果然,英布在叛汉之后,首先兴兵击败受封于吴地的荆王刘,又打败了楚王刘争,然后把军队布防在淮南一带。

    汉高祖戎马一生,南征北战,也深谙用兵之道。双方的军队蕲西(今安徽宿县境内)相遇后,汉高祖见英布的军队气势很,于是采取了坚守不战的策略,待英布的军队疲惫之后,金鼓鸣,挥师急进,杀得英布落荒而逃。

    英布逃到江南后,被长沙王吴芮的儿子设计杀死,英布的叛以失败而告终。

    □“神算子”有奇招诸葛亮巧借箭

    三国风云,变幻万千。其中搅乱风云者,无非是军师、谋士。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一名“神算子”,他智谋过人,胆量过人。人人皆知的“草船借箭”就是诸葛亮的得意之作。它是《孙子兵法》算计高招的巧妙运用。

    公元208年7月,曹操率80万大军(实际上只有20万)大刘备,进逼东吴。东吴的孙权为了自身利益与刘备结成联盟,共同抗击曹军。

    当时,刘备派到东吴去的使者是诸葛亮,东吴的三军都督是瑜。周瑜心地狭小,见诸葛亮处处高他一筹,就想寻机杀掉诸亮。

    一天,周瑜想到一条妙计,请诸葛亮监造十万枝箭。诸葛亮口答应,并立下军令状,保证三日内交纳十万枝箭,否则甘受罚。周瑜暗暗高兴,心想:“这可是你自己找死,怪不得我!”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一连两天,只是饮酒作乐。到了第三,诸葛亮找到好友鲁肃,请鲁肃拨给快船20只,每只船上都扎草人,然后把鲁肃请到船中,于四更时分,命士兵将20只船划北岸。这时候,长江水面大雾迷漫,对面看不见人。诸葛亮命士兵们把船头西尾东一字排开,又命令士兵们在船上擂鼓呐。曹军听到震天惊地的鼓声,以为是敌人来偷袭,纷纷放箭,没用多久,船上的草人全部插满了箭。诸葛亮与鲁肃在船内只饮酒谈笑。过了一些时候,诸葛亮命令士兵们把船头东尾西排开,逼近曹军受箭。

    日出雾散,诸葛亮命令船队迅速返航。这时,每条船上已有五六千枝箭。诸葛亮对鲁肃说:“十万枝箭如期拜纳,没费东半点力气,将军没有想到吧?”

    鲁肃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说:“先生真是神人啊,你怎知道今天有如此大雾?”

    诸葛亮笑道:“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晓阴阳,那是庸才。我在三天前就已算定今日有大雾,所以才敢提出三日期限。周都督让我办十万枝箭,到时候,工匠料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feishuwx.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