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冤家路窄 (第2/3页)
道姑微微一笑,转身走了。
萧夏振奋精神,快步向书铺走去。
书铺名字有点意思,叫未名书铺,店面很小,但里面颇为狭长,不过好像书籍并不多,主要都是些文房用具。
隋朝还没有发明雕版印刷,主要是手抄和石板印刷,像魏晋的碑刻拓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印刷,演变到隋朝的雕刻小石板,涂上油墨印刷,主要印刷经书、佛经等等。
得益于社会稳定,文化得以迅猛发展,印刷品的需求量增大,成本更低,也更加便捷的木雕版便在唐朝出现了。
目前石板的印刷量不大,绝大部分书籍还是手抄为主,这也是低层文人最重要的谋生手段。
高层文人自然是做官,中层文人没有雄厚的财富,但有一点人脉关系,一般要么成为豪门权贵的幕僚,要么进学校当教授,或者进官府做文吏。
低层文人主要就是抄抄写写,好一点给世家名门当当管家,管管帐之类,落魄一点就是抄书、抄经、写信、写状纸等等,孔乙己就是以抄书为生。
书铺掌柜迎上来笑道:“少郎想买点什么?”
萧夏想了想道:“买一套便宜点的文房四宝,再买几本书,《千字文》、《论语》、《孟子》、《庄子》,先买这四本。”
掌柜微微笑道:“纠正一下少郎,书是论卷,不是论本。”
“啊!我习惯了。”
“不知少郎是要拓印书,还是手抄书?”
“要字写得好一点的,要楷书,有现成的吗?”
“有好几个抄书人写的,字都写得很不错,我拿出来给少郎挑选。”
.........
萧夏付了五分银子,拎着一个很大的书袋子出来了,用粗布缝制的,里面装得满满当当。
五分银子不少了,能买三百斤麦子,购买力相当于后世五百元钱。
由此可见文具和书都很贵,要想学有所成,不说读书破万卷,至少也要破千卷,还有文房四宝这种昂贵的耗材,更不要说天价的名师学费。
所以刚才聊天中,书铺掌柜给萧夏估算一下,要想从县学读书读出来,十年寒窗至少要花费上千贯钱。
一般的人家哪里负担得起?所以贫文富武这个词也并不恰当,至少在战乱刚结束的隋朝不恰当。
绝大部分贫寒人家子弟只能一天复一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
但也有极少部分贫寒子弟能成大器,只能说他们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成为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