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路上偶遇(不求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feishuwx.net
    第十一章 路上偶遇(不求了!) (第1/3页)

    苏启最终选择了一个很出乎意料的地方,汝阴郡(现阜-阳,此时应为颍州。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置)!

    这地方既不是地理位置最好的,也不是矿产资源最丰富的,人口和经济也并不比其他地方发达多少,相对而言,比较中庸。

    但却是苏启认为最适合作为他起步的地盘。

    第一:这里啥都有一点,有煤有铁,可开采煤层中有三分之一为焦煤,是良好的工业用煤,而铁矿尽管储存量不大,但却是霍邱铁矿的延伸部分,可选性好、埋藏浅,开采起来不是特别困难,足够为前期发展来。

    而且,在汝阴向东两百多公里的滁-州便是岩盐和钙芒硝产地。

    第二:汝阴郡环境较为和平,不在中原腹地,又非襄阳、江都等天下闻名的大郡,又无曲阜孔家、五姓七望、四大门阀之类的势力,甚少引人注目,便于苏启在此隐秘地进行展开,不至于弄得天下人人皆知。

    第三:汝阴郡距离通济渠不远,杨广三次巡游江都,每一次皆兴师动众,靡费甚多,搞得两岸(通济渠两岸)百姓苦不堪言,有进行革命的群众基础。

    第四:汝阴郡的地理位置,往北可攻山东,向西北可伐中原,往东可从江都等地打通入海口,向西南和南边,可进湖北、江西境内。

    在杨广正带着他庞大的船队沿着通济渠往江都时,苏启也开始筹备他的搬家工作。

    庄园中,除苏启和小婴儿们外,全部是苏启买回的奴隶,苏启决定要往汝阴,身为奴隶的他们自然没有意见。

    在未出发之前,苏启便派人前往汝阴,购买好宅院,置办好一应生活用品,省得到了地方,还得再去寻落脚之地。

    等到去汝阴的人回来,苏启这才动身上路。

    为保证路上的安全及早日抵达汝阴,苏启共备了二十多辆马车,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车队,从襄阳迁往汝阴。

    汝阴郡在襄阳郡的东边,路程倒是不远,仅五百多公里,可他们现在走的既不是高速,也不是国道,古代马车也不是靠内燃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feishuwx.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