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有钱也犯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章 有钱也犯难 (第2/3页)

还没材料。

    另外还有一种很常见的蔬菜叫做薤,杜甫同样有诗云:“隐者柴门内,畦蔬绕舍秋。盈筐承露薤,不待致书求。”

    这菜李好也熟悉,学名叫“藠头”,不过这李好老家那边这个叫“口老”。有点像洋葱,不过没那么大,只有手指大小。叶子像韭菜有点像小葱,但是不是扁的,也不是圆的。

    藠头可以用来腌制,也可以用来炒菜。只是这玩意有个弊端,吃了屁多还臭。反正李好小时侯吃这东西就有这症状,一向对这东西敬而远之,而且这个时候也不产。

    冬苋菜二三月份播种,四五六月份就有收获,大致是春夏吃的蔬菜。而藠头一般都是九十月份播种,来年三四月份才能有吃。

    现在正是秋末冬初的时候,去哪找些青菜过来小炒?这个时候香菜或许有点,能看到也不意外,但是香菜能用来炒菜么?

    唐朝食物的做法比较单调,基本就是煮、蒸、烤三种,炒什么的要到宋代才有。小炒是个好来路,但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只能想别的办法。

    办法不是没有,唐朝的主食大致就是饼。各种饼类奇多,但是跟后世比起来,还是差了不少,随便想几个过来,应该是有市场的。

    做饼的话,可用时间就不够。李好的思路还是现代人的思路,担心只做饼的话销量不够好,所以李好想的是早餐。

    大唐人们的早餐,最常见的就是“馎饦”。简单地说,就是面片汤,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对馎饦的做法有详细描述:

    “餺飥,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

    这段话解释下,就是把面片扯成拇指大小,水煮加调料吃。这是唐人比较常见的主食,属于“汤饼”之一。

    这个有熟悉感没?没有?没有就仔细想想。加上羊肉,放点配料,再稍稍联想下,这不就是后来的羊肉泡馍的雏形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