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部 第六十一章 武阳张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部 第六十一章 武阳张氏 (第2/3页)

徐州之间抗击官府,杀刺史和二千石爵禄的官吏,前后达十余年,朝廷深感棘手。梁冀乘机指使尚书推荐张纲出任广陵大太守,达到借刀钉人的目的。

    张纲赴广陵,率领郡吏十余人来到张缨营垒。张缨不解来意,闭垒严防。张纲派人将手书传喻张缨,说明自己是奉诏宣慰,并非开战计伐。张缨见纲来意诚恳,出垒相迎。张纲以利害祸福晓喻张缨,张缨很受感动,含泪说:“我因蒙冤屈才聚众反抗,苟且偷生,并没有多考虑后果。我们只是因为生活所迫才相聚起事的,就好像在锅里游的鱼儿,很快就会死亡,我们愿意归顺朝廷。经过你开导,我明白了事理,唯一担心的是我作了对抗朝廷的事,即使投诚了,也不免问罪”。从此还留下了一个成语,叫釜中游鱼,形容马上就会灭亡。这次在经张纲解释,张缨打消了顾虑,决定投诚。次rì,率领部众万余人,与妻子一道归降。张纲设宴庆贺,将其部属遣散,劝他们回家种田,又给张缨选择住处,划给田产,对张缨的子弟一律量才录用。由于处置得当,大家心悦诚服,扬、徐地区得以安定,从此广陵太平无事。张缨一事平息后,朝廷将论功行赏,但梁冀从中yīn挠,遂罢。朝廷器重张纲,要召他入朝任职,被张缨等知道,上书挽留,得到顺帝准许。

    张纲在广陵一年,病殁于任上,当时仅三十六岁。百姓前去哀悼的不计其数。自张纲染疾,当地父老为他祷告求福。人们说:“千年万载,何时才能再遇此君”。张缨等五百余人披麻戴孝,负灵扶枢自广陵至武阳,直到安葬完毕才挥泪而去。

    这就是张家,世代忠良辈出,不过,由于张纲死的早,又加上对朝廷的失望,自张纲死后,武阳张家现在已经无人在朝廷作高官了,不过由于几百年的门风,这武阳张家还是习文练武,耕读传家,在当地名声极好。我们托人找到张家后,我们看中的那块地已经属于张纲的曾孙张翼名下了,要想买,得他同意才行。张家的人说张翼现在是武阳县的书佐,到现在县衙值更,还未回来,要找他,得到武阳县衙才行。

    我们又直奔县衙而去,还好,隔得不远,骑马半个时辰就到了。到了县衙前,庞统师叔一看,乐了。

    “唉,这县衙和我的耒阳县衙差不多啊。”

    我们仔细一看,确实这县衙还真是不大,前后只有3进的院子,前前后后也没有多少房子,那衙门口只比大户人家的门口大一点,门口有一面大鼓,看样子很长时间没人动了,因为那鼓槌上都落了一层灰了。衙门口有2个衙役在站岗,一胖一瘦,倒是对比很明显。现在天已过中午,还是有点热,这两个人也没什么事情,靠在那里直打盹。句突过去,用他那棒槌指头碰了碰其中那个胖子:

    “公爷,请问张翼张大人在吗?”

    那个胖子一哆嗦,睁开眼,刚要发火,一看我们一大堆人,句突又是个身赛铁塔,眼似铜铃,一看就知道不是个善茬,赶紧回答说:

    “张大人还在批改公文,你们找他有事?”

    “是啊,我们找他有事。您能否给通报一下?”

    “不行啊,我们张大人忙啊!全县的事他都要处理。”

    庞统师叔很诧异,上前一步,问那个胖衙役:

    “什么?张大人处理全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