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部 第二十三章 战前动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feishuwx.net
    第一部 第二十三章 战前动员 (第1/3页)

(周末的休息时间都搭进去了。各位大大用你手中的推荐票狠狠地砸我吧,把我砸的今天再敲出一更)

    为了提前预知夏侯渊的进攻,舅舅按照我的建议,整个冀城周围许进不许出,探马放出了近300里地,每组探马6人一队,2人一组,两组之间相互拉开足有百丈距离,西凉不缺战马,每人都配备了双马,这样即使遭到埋伏,也不至于全队覆没,总能跑出人来传递消息。为了传递出的消息更保险,我们还在冀城周围100里之内的视野良好的山上设置了观察哨,本来杨阜他们想建立烽火台,用狼烟或烽火来传递消息,但我考虑到现在远袭几百里再搞个夜战的可能xìng也不大,何况夏侯渊现在对我们这边消息也不通,万一他看见烽火有了准备,我们再搞他个偷袭就不那么方便了。我还记得后世八路军游击队对付倭寇的招数,就建议舅舅在山上高处表面上不显眼的地方弄些消息树,一旦发现曹军来犯,就根据事先安排好的暗语,放倒不同数量的消息树,神不知鬼不觉把消息传递过来。舅舅他们马上同意了,立刻安排人手去做了。舅舅他们也仿照我对泰虎营的要求开始整训队伍,提高各支队伍打逆风仗和服从命令听指挥的水平。

    我们泰虎营和雅丹、越吉的训练也在继续,为了提高实战能力,我们每隔5天就进行一次攻防演习,有时泰虎营攻,有时雅丹、越吉攻,每次攻防都会有点彩头,比如输者要给赢者按摩放松等等,在相互的攻防中我们都不断的在寻找各自的缺点。当然我也不会傻呵呵地真的在战场上全用人命去堆出胜利,一将功成万骨枯。我好歹也来自后世,见识过美军的“零伤亡”战术,落后就要挨打,我得弄点他们没见过的东西。在我的催促下,那个新收的马钧可没闲着,在赵龙赵虎的协助下,他真的改进了诸葛先生的元戎弩,张苞试过,在穿透力不减弱的情况下,shè程可以达到原先的二倍,而箭匣一次可以装30支箭,而且也不用再一根根拆开重新装填箭支,直接打开锁扣卸掉已经shè空的箭匣,换上已经装好箭支的箭匣即可。原先的弩上可以最多连续shè出2支箭,现在则可以shè出4支箭。shè程远了,弩弦的力道大了,需要拉开弩弦的力气更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钧在拉弦处用了一个小偏轮,可以很省力而又很快的重新拉开弩弦。我看到马钧的这个改造,惊讶的我的下巴差一点要掉下来,他娘的简直就是一把不用火药的环保单发枪啊,怪不得世界上都认为在枪支发明之前,中国的弩是世界武器中最大的发明之一呢。我把这种弩命名为钧弩1号,以表彰马钧的改进之功,直把马钧美的嘴角都要咧到耳朵根了。为了尽量多制造这种弩,阎温在城外也建立了一个兵器器械工坊,同时在甄别俘虏过程中,禀明了舅舅后,把俘虏中一些无家可归的工匠,也留在了我的这个工坊中,另外从冀城的流民中也招收了一部分手巧而又忠厚之人,和那些俘虏工匠一起组成我的器械装备队伍,马钧作为技术总监,赵龙赵虎作为监工,为了防止泄密和提高工效,按照我的提议,按照制作部件的不同,各个部件制作车间相互隔离,以流水线形式制作这种弩的弩件,最后同意装配,而且要求每个弩件上都要打上制作人的代号,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feishuwx.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