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部 第二十章 处理俘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部 第二十章 处理俘虏 (第3/3页)

,对了,我就是以前的凉州别驾阎温,不过,现在我已经投奔了这位小将军,也就是我现在的主人赵统赵将军。他也就是马将军的外甥。就是他,一挥手让冀城城墙崩塌了三个大缺口,又是他使冀城百姓未遭兵乱sāo扰,现在马将军已经命他全权处理俘虏问题。”

    下面嗡嗡声起来了,毕竟那三声巨响太惊人了,冀城被围6月安然无事,只是让我一挥手就墙倒城陷,战绩也太惊人了,只是不知他如何处理大家。

    “请安静,刚才公子已经告诉我他的想法了,我可以放心的告诉大家:下面每个人都有希望回家。”

    那些俘虏眼睛一下子都瞪大了,很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毕竟活着回家是每个人的心愿啊。

    “我知道,可能有些人不相信,但是作为以前大家的老相识,老上司,我还是要重复强调,每个人都有希望回家。但是……”

    下面那些人听到前半截话,心里狂喜,差一点蹦起来,狂呼一场,但一听到阎温吐出“但是”二字,心又从三千尺高空一下子落到了地下三千尺黄泉,要是血压不稳定的话,恐怕当场就要血管崩坏几个了。

    阎温不愧为处理政务高手,说话间就把我处理俘虏的政策细化,形成了可以量化的条条框框,公布了出去。并且利用他熟悉下面人的情况,抽出了一队识字之人专门登记每个人的姓名、所属部队,职位、家庭住址等情况,为了避嫌,还设立了监工人员监察,防止有人作弊。当地人被单独挑了出来,押到一边,等候城里百姓认领,根据这些人的表现,凡杀死过我方士兵者要适当交些罚金,没有杀死过我方士兵的则不用交罚金,然后只要家确实在这里,有家人认领再加2家邻居作保就可回家,若无家人者,则必须有三家邻居作保才可放行。其余那些人则让那些识字之人代写家书,并附上信物,让家里派人按照我们提的条件赎回。本来有些豪强世家的子弟还想蒙混过关,但阎温的眼睛一扫,立马老老实实得报出了自己的真实情况,乖乖的写信让家里人来赎。

    我还留了个心眼,俘虏中的工匠被单独圈了出来,上次造火药,我知道舅舅营中工匠太少,若我再成立工坊,根本就无人可用,趁着现在还不如赶紧从俘虏中挖掘。这一梳理,我也发现了个让我惊喜的名字,马钧。情况说明上很清楚的写着他的名字,而且是扶风人士,工匠营副统领,带着一队人负责修理大军破损军械。我知道历史上马钧是三国时期第一巧匠,历史上这么记载“钧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於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於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钧作之,而指南车成“。而且马钧还发明了龙骨水车、改进了攻城用的发石车。他制造的“水转百戏”以水为动力,以机械木轮为传动装置,使木偶可以自动表演,构思十分巧妙。由于他在机械制造方面造诣颇深,在当时被誉为“天下名巧”。而且他见过诸葛师父制造的连弩后,竟然说:“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自言还可以使之威力增加加五倍。马钧的一生,从少年到老年,一直不得志,当时的文学家傅玄曾说说:"马先生的巧,虽古时的公输般(鲁班)、墨翟,以及近代的张衡,也比不过”。这么一个将来的牛人我能放回去吗?不能,绝对不能。阎温看我对此人感兴趣,也告诉我马钧现在孤身一人,应该不会有人来赎他的。我就让阎温把马钧找了过来,一看,马钧人比较瘦,手指细长,很是沉稳,绝对是一心钻研技术的人。一说话才知道,他还有点结巴。不过通过谈话我知道马钧也确实无处可去,无人来赎。马钧看我确有诚心招纳之意,又有阎温劝说,马钧也很干脆的也投降了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