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土地和兵源 (第2/3页)
淮州长史郑昭文,积弩将军韩崇,征北府参军夏侯曾,鹰扬将军何徽,牙门将军李峻,折冲将军毛襄...以及都督府记室李煦,除了目前镇守石头城征北府司马张公健,重要的人一个都不缺。此外还有一众南下路上归降的将领,如历阳太守庄辅,右军将军陈理,南谯州司马董绍先。
坐在主位上的李如愿摆了个手示意他不必多礼,李煦则把他拉到身边小声道:“有什么事一会儿说,先仔细听着。”
刘绛点点头,然后就站在末位听着议事,同时看着地图上的标注和众人的讨论也明白了目前的军情。
建邺方面,北军占据了外城,和石头城,朝堂主力退守台城,东府以及州城,东宫等处,虽然拥兵数万,但不敢跟北军作战。
建邺外围,安静的有些异常了,勤王大军还在路上。其中齐王所率的中军本来顺着中渎水最后两三日就能走完的水路,加上从京口到建邺的步道,按照时间,齐王大军的回援速度甚至应该早于北军进城,而现在李如愿进城五六天了,要是还不明白齐王桓琰打的什么主意,他也就不用混了。
这不就是准备拥兵自重了?
要是桓琰率军赶过来,腹背受敌之下李如愿还真有些担忧自己军队少,还要面对夹击,已经有不少人建议准备好渡船走人,但侄子李煦和长史郑昭文,以及参军夏侯曾全都非常坚决的表示反对。
“建邺奢靡至此,桓氏皇族各怀鬼胎,我等既然过江入城,若就此退兵,诸军必为军功而争先追逐,反而我在建邺,诸军则不敢妄动...”
那意思很简单走什么走,这大楚武备废弛成这个吊样咱们都打进建康了他们还在路上磨蹭,就算现在都到了建康城下也不过是乌合之众,就跟他们干就完了。你现在走这帮人就知道咱们虚实了反而会让他们激发斗志。
牙门将军李峻,也是李如愿的次子,同样坚决反对撤军。这也让北军内部统一了思想,这锦绣建邺,咱爷们儿还没待够。
刘绛虽然是立义将军,仪同三司,但也就是李如愿为了让他当这马骨给他搞得仪仗,抬高身份的。本质上就是个宣传干事,还是临时出的公差,这种场合明显还没他说话的余地。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