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大战在即 (第3/3页)
于大喜过望。
就在蒋干以为太史慈终于要见他的时候,却是直接被太史慈的部下用乱棍轰出了泾县。
和他一起被扔出城门的,还有太史慈亲笔写的一封战书。
一封要与袁耀相约城外,决一死战的战书。
蒋干大感屈辱,却无可奈何,也不知自己到底哪里得罪了太史慈,更不知如何回去给袁耀复命。
就在他带着随从准备回去的时候,一个人却在半路拦住了他。
却是太史慈的“丹阳都尉”。
从这个人透露的消息,蒋干终于明白了太史慈为什么敢直接驱逐自己,又下战书给袁耀的。
只是等蒋干回到袁军大营,把一切都说给袁耀听的时候。袁耀却只淡淡说了一句“知道了”。
这些都在袁耀的预料之中。
甚至,吕范还起到了对他有利的效果。
大战将起。
袁耀直接接受了太史慈的战书,也不再派出任何使者与太史慈和谈。
两方人马,终于在这一日迎来了决战的日子。
袁耀将指挥权交给了张闿,自己率领两百余亲军躲到了阵后观战。
第一次指挥数千兵马的张闿却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般意气风发,反而很是紧张不安。
甚至有些士卒,还能从张闿的口中听到低沉的恶骂声。
玛德,他怎么想的,让我指挥?
要不是看在钱太多的份上,我特么绝对不干这种送命的事儿!
六千袁军,稀稀拉拉分成了十二个方阵,每个方阵都是一曲五百人,由各自的曲长指挥。
因为战场在太史慈选定的一狭窄地带,袁军并没有按左、中、右三军排列。
而是每四曲两千人为一军,分为前军、中军、后军。
如此一来,袁军便完全没有办法展开兵力,以多包少,发挥人数优势。
只能寄希望于前军能打出优势,至少保持不败,然后一点一点消磨泾县守军的人数和斗志,最后取胜。
因此理论上,袁军前军四大曲将,和麾下两千士卒,都应该是最为精锐的。
但看看张闿是怎么布置的,四名前军曲将,中间的是那两名最不靠谱,本来要被张闿留守丹阳的江东军侯;两边两个曲将,一个是根本不懂阵列之法的许定;一个是突然被袁耀从最低级的伍长,连升了四级提拔为军侯的袁武。
只有更不靠谱,没有最不靠谱的!
太史慈自然是不知道袁军的详细部署的,他只看到,眼前的袁军和吕范对自己说的一样,徒有虚表,实则不堪一击!
先说袁耀竟然答应自己于这狭长地带决战,就让太史慈十分鄙夷不屑,这位袁家世子,之前到底是怎么打出破袭陈瑀、击败朱皓、火烧夏口诸多战绩的?
是有人代打,然后他袁耀坐享其成、坐收名利?还是说他单纯运气好?
又或者说,这袁耀嚣张狂妄到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以为随随便便就能带兵平推了自己?
再说这排兵布阵,太史慈一看对方主将就是外行。
就算是被自己教了几个月的那个丹阳县尉,都排不出这么平庸、这么垃圾、这么漏洞百出的阵形!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本应最严整的前军,反而最稀松拉胯!
太史慈看到这种情况的第一眼,还以为对方要对自己使出诈败计!
但仔细一看,根本不可能!
在这种狭窄的地形,使诈败计的可行性本来就很低。
两边都是石头山,虽然能爬上去人,但光秃秃的根本无法埋伏伏兵。
而且对方前军、中军和后军相距很近,如果前军被冲垮,中军和后军根本不会有反应时间。
如果袁耀真的要诈败,那就是拿这整整六千士卒来诈败,引自己孤军深入!
自古都是以老弱病残或少量军队诈败诱敌的,还从来没人拿自己的大部分兵力诈败诱敌!
但是太史慈还是再次询问自己的斥候。
“袁军不是有八千之众吗?剩下那两千呢?”
“回禀太守,小的今早埋伏在袁军大营门前数清了的,袁军今日只有六千二百人出营!”
斥候百分百确定道:“剩下那两千左右人马,都在营中未曾出动,想必是留守大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