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八章 改革之始,遇事不决问军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八章 改革之始,遇事不决问军师 (第2/3页)

时改进。

    至此秦瑱按下了改革之心,准备等到曹操和士族起矛盾之后再改。

    结果他没想到的是,曹操确实和士族起了矛盾。

    可随之也增加了老曹的疑心病,连带他这个创业元老都开始怀疑了起来。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直到他准确预测了关中大旱,并帮助老曹获取大量流民之后,老曹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开始不断削弱他手中的权力。

    实则到了这个时候,洛阳有了大量流民,正是改革的最佳时机。

    只可惜他已经没了改革的机会,只能脱手而去。

    由此,改制兴商成了秦瑱心心念念之事。

    不是简单的搞钱,而是在搞钱的同时改变基础经济结构。

    这件事情之前在老曹麾下没法搞,后来转到老刘麾下没机会搞。

    现在取了淮南,又有旱灾,将会出现大量无家可归的百姓,正是他着手改革的最好时机。

    因而在会见了梅氏兄弟之后,秦瑱就回到了家中,取出了几块布帛,写起了自己计划书。

    其实对穿越者来说,在古代赚钱真就跟玩一样。

    不说某公孙大娘,单靠倒卖奴隶、物产就垄断了两州生意。

    就说盐糖纸酒,衣食住行,哪一项不是暴利产业?

    但真要想改变基础经济结构,那就需要仔细选择产业。

    比如盐、糖等产业,确实是暴利产业,可对生产力发展却没多大作用。

    酒同理,饭都不够吃,这个时候发展酿酒产业,属于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唯独造纸业一项,可以极大推动知识传播,打破士族的知识垄断。

    因而在秦瑱的计划之中,盐糖酒,都只是敛财工具。

    他们主要发展的产业,应该是造纸业、纺织业和制造业。

    其中纺织业是工业之母,一是因为纺织业最为简单,能创造巨大效益。

    二是因为可以培养雇佣关系,致使资本主义萌芽。

    在东汉时期,布匹是和金银同等价值的硬通货。

    百姓一年到头要想将自己家的劳动成果转换成钱财,只有两个途径,要么卖粮食,要么卖布匹!

    可以说他们如果能大规模生产布匹,就是纯赚的事情。

    眼下大量流民之中会产生大量闲散农妇。

    只要他们准备好工具和原材料,这些农妇就是最好的廉价劳动力,可以帮他们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至于制造业那就是工业之父,尤其是玻璃制造,更是发展工业的必要产业。

    因为玻璃这种物件,不是简单的奢侈品,玻璃的制造,关乎冶炼、农业、能源、化工等诸多产业。

    首先,玻璃的烧制需要提高炉温,降低熔点,这就关系到能源和纯碱。

    以化石燃料替代木柴,可以进一步发展钢铁制造,更新军事装备。

    以氨碱法制造纯碱,可以得到副产物氯化铵,可以用来生产化学肥料。

    其次,玻璃透明且耐高温的特性,几乎是发展化学的必要前置!

    只有通过不断的观察实验,才能不断制造各种化学物质。

    这些产业的价值远远超过玻璃能达成的经济效益。

    而玻璃创造的经济效益,又能不断倒推产业扩大,直到推动整个工业进程的发展。

    至于造纸那就更不用说了,即有助于推进教育普及,又有助于搜刮士族的钱财,将资金投入建设之中,可谓万金油。

    有此三项就足以积攒足够争霸与改革的经济基础。

    而除了这三项外,其他的奢侈品就是附加产业。

    如此思虑一阵之后,秦瑱便将大体规划书写完毕。

    随之他又将造纸工艺、制造玻璃以及各种副产品的技术要点写了下来。

    这些东西其实都不难,尤其是造纸,以前他还自己做过,现在只需要进行工艺改进。

    至于玻璃,难度其实在纯碱的制作,其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