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凑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凑字 (第3/3页)

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三国志》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三国志》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信矣!论者或怪彩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指不得及远也。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

    《三国志》“黄沙屯诸葛亮所开也。”

    司马炎善哉如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三国志》诸葛丞相弘毅忠壮忘身忧国。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刘备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水经注-江水》“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

    《普洱府志-古迹》“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镘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撤固以名其山。”

    《蜀相》中这样写诸葛孔明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充分利用了汉中优厚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这正说明了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是显著的。当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来更多的人口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只有富国强兵才能维护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

    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据李仪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汉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据考古调查统计全区至今尚保留有汉以来的古堰七十多处一些堰渠经历代使用维修一直延用至今。同时各地在继承习古代开发利用水利资源经验的基础上又不断增修了大批塘、库、陂池等水利设施。仅勉县就增修了能蓄十万立方水的水库三十七个;塘与陂池达三百多个;冬水田至今仍有五万多亩。从出土的塘库水田模型与今比较足以说明本地区自汉以来在广泛开发利用水利资源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就一直因地制宜以小型为主的形式修筑堰渠、塘库逐步将丘陵地带改变为良田。上述实事说明汉中盆地古代农田水利设施至今所产生的实际效用和不断改进利用与诸葛亮当年在汉中休上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

    [编辑本段]

    【艺术造诣】

    一、书法篇

    远涉帖

    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书法艺术趋向成熟的时代。在他出生前四年汉灵帝熹平六年(公元77年)首次把书字称作“书法”。这标志着作为交流工具的“写字”与作为欣赏与实用相统一的“书法”正式拉开了距离并使后者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书法艺术。这时汉隶已成为别具风格的主导字体同时又始创了草书、行书和楷书使篆、隶、草、行、楷五体基本齐备。

    诸葛亮喜爱书法在青少年时代就进行过刻苦的训练能写多种字体篆书、八分、草书都写得很出色。南朝-梁陶弘景是一位大书法家他所著《刀剑录》记载“蜀章武元年辛丑(公元22年)采金牛山铁铸八铁剑各长三尺六寸……并是孔明书作风角处所。”。虞荔《古鼎录》记载“诸葛亮杀王双还定军山铸一鼎埋于汉川曰定军鼎。又作八阵鼎沉永安水中皆大篆书。”“先主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于汉川铸一鼎名克汉鼎置丙穴中八分书……又铸一鼎于成都武担山名受禅鼎;又铸一鼎于剑山口名剑山鼎。并小篆书皆武侯迹。”“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义作二鼎一与鲁曰‘富贵昌宜侯王。’;一与梁曰‘大吉祥宜公王。’并古隶书高三尺皆武侯迹。”北宋时周越所著《古今法书苑》也记载“蜀先主尝作三鼎皆武侯篆隶八分极其工妙。”。

    上述记载是可信的特别是南朝陶弘景距诸葛亮仅二百余年时间他的见闻和记述应是有事实依据的。宋徽宗宣和内府的《宣和书谱》卷3记载诸葛亮“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又说“今御府所藏草书一《远涉帖》。”这说明到北宋末期(公元9—25年)在皇宫内府还珍藏有诸葛亮的书法作品。南宋陈思《书小史》记载诸葛亮“善其篆隶八分今法帖中有‘玄漠太极混合阴阳’等字殊工”。

    从宋代开始把前人著名书迹摹刻拓印下来以便流传称之为“法帖”。这一则记载说明在宋代诸葛亮的书法作品是作为有示范意义的“法帖”流行于世的。诸葛亮在繁忙的政务和军事活动中始终不忘书法。《常德府志》记载“卧龙墨池在沅江县西三十里卧龙寺内。俗传汉诸葛武侯涤墨于此寺因名。”我们知道诸葛亮在常德一带活动的时间是在赤壁大战之后战事十分紧张频繁可是他仍然不忘临池挥毫。

    遗憾的是现在还无法看到其书法真迹这只有寄希望于考古的发现了。

    二、绘画篇

    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诸葛武侯父子皆长于画。”张彦远还在其《论画》一书中记载了当时绘画收藏与销售的情况。他说“今分为三古以定贵贱以汉、魏三国为上古则赵岐、刘亵、蔡邕、张衡、曹髦、杨修、桓范、徐邈、曹不兴、诸葛亮之流是也。”以晋、宋画家为中古以齐、梁、陈、后魏、后周、北齐的画家为下古隋和唐初的画家则称之为近代。近代画家作品的价格与下古画家作品价格相近而以上古画家作品价格为最高。

    张彦远记述当时一些近代画家如阎立本、吴道子等人绘画作品的售价“屏风一片值金二万坎者售一万五千”“一扇值金一万。”并说汉魏三国(即上古)画家的作品在唐代已是“有国有家之重宝”“为希代之珍”。张彦远(生于公元85年)出身于宰相世家家藏法书名画非常丰富他的《历代名画记》向有“画史之祖”的称誉他的记载和论述在中国绘画史上一直是可信而难得的史论资料。从他的记述中可以大致看到诸葛亮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东晋家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南中其俗征巫鬼好诅盟投石结草官常以诅盟要之。诸葛亮乃为夷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驼羊。后画部主吏乘马幡盖巡行安恤。又画夷牵牛负酒赍金宝诣之之象以赐夷夷甚重之。”又记道“永昌郡古哀牢国……世世相继分置小王往往邑居散在溪谷绝域荒外山川阴深生民以来未尝通中国南中昆明祖之故诸葛亮为其图谱也。”从以上两段记载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确具有非凡的绘画才能。他的画作既取材于现实生活(如南中少数民族的生活)又有神奇而丰富的想象(如神龙等)而且构图宏伟场面博大。

    诸葛亮不仅能画天地、日、月而且能画各种建筑、车马、动物和人物。能掌握如此全面的绘画技巧的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诸葛亮作画绝不是出于个人的闲情逸致他的绘画艺术总是为他的政治和军事目的服务的。

    三、音乐篇

    诸葛亮精通音律喜欢操琴吟唱有很高的音乐修养。

    这方面在古籍中多有记述。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习凿齿《襄阳耆旧记》“襄阳有孔明故宅……宅西面山临水孔明常登之鼓瑟为《梁父吟》因名此山为乐山。”当然还有卧龙吟真是千古绝唱《中兴书目》记载“《琴经》一卷诸葛亮撰述制琴之始及七弦之音十三徽取象之意。”谢希夷《琴论》也记有“诸葛亮作《梁父吟》。”《舆地志》记载“定军山武侯庙内有石琴一拂之声甚清越相传武侯所遗。”从以上记载就足以看出诸葛亮在音乐方面有着很全面的修养和很鬲的艺术成就。他既长于声乐——会吟唱;又长于器乐——善操琴;同时他还进行乐曲和歌词的创作而且还会制作乐器——制七弦琴和石琴。不仅如此他还写有一部音乐理论专著——《琴经》。

    [编辑本段]

    【出师表】

    《前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 http:///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