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诸葛回朝 (第2/3页)
人及百姓为之心安。可喜可贺!”费祎拱手说道。
诸葛亮不以为意,笑道:“南中平定乃治国之始也,而后要看李德昂治理。”
“文伟(费祎字),近一年来,朝野情况如何?”诸葛亮问道。
费祎略作思考道:“朝野官吏各司其职,不法者皆由潘司直上报由陛下定夺,内府政事由张长史处理后交于陛下批复。陛下常召集侍中、侍郎共同处理政事,有异议者交于内府重新商议定夺再报。”
诸葛亮欣慰点头,感叹道:“国家处理政事,集众思、广忠益也。国家不畏反复商议政事,因能避免个人之过,而致使国家政事蒙受损失。反复磋商、研究异议之事如弃破鞋,而得珠宝。”
费祎感叹道:“陛下有贤君之风,常命我等不必畏惧,多言治政之失。陛下为人务实,不喜好高骛远,空谈之人;命群臣进言必言解决之法。”
诸葛亮闻言,惋惜道:“若朝中大臣都如董幼宰般, 则治国易也。董幼宰(董和,董允之父)于朝中参政七年,见有不周到之事,不惜往返数次,向我进言陈述,可惜已然去世。我等理政之人应当如董幼宰,不因麻烦而去,要不然必会使国家蒙受损失。”
费祎拱手称是。
诸葛亮又继续问道:“新式耕种之法推广如何?今年秋收可有增产?”
费祎面露喜色,答道:“新式耕种之法,已在内郡推广而开。今年根据最近内郡上报言,今年秋收之时,百姓平均每亩增产3成左右。蜀中百姓为之称道,皆言受大汉庇佑,方可有如此之收。今年府库宽裕,大汉若再修养生息数年,则可兴师北伐。”
诸葛亮颔首思虑,以大汉目前国力北伐,还需花费数年时间种田生产,改革弊端,增加军力,方可北伐。但恐怕以曹魏经营关中时间之久,恐怕难以急下,还需缓缓蚕食,最好有孙吴相助。
诸葛亮念及于此,问道:“文伟,曹魏与东吴战事如何?”
费祎轻笑道:“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