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五十二章 改革道路不能停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五十二章 改革道路不能停下 (第3/3页)

  佛教和道教吗?

    众人互相对视,赵祯诧异道:“大宋并不禁止百姓信仰,民间也多信仰佛道,并不需要官府提倡吧。”

    “我不是说要加大力度推广佛道,百姓信仰自由,官府不会干涉。”

    赵骏摇摇了食指道:“我的意思是要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念,佛教和道教的教义自然是劝人向善的,但新时代了,也该加点新东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嘛。”

    比如道长说“要相信科学”,至于说完这句话后,道长会不会手掐剑诀,然后一声剑来,他踩着飞剑一飞冲天而去,那就是另外一件事情。

    归根到底,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维护统治的工具,也是弘扬优秀文化,发扬中华文明传统美德的一种方式。

    所以朝廷不会干涉百姓信仰,也不会干涉佛教和道教传教,但与之相应的,佛教和道教自然也要配合朝廷的工作。

    这就是各取所需,俗称双赢。

    “嗯,鬼神之说由来已久,可朕却从未见过,愿意信奉自然就去信奉,朕现在只信科学。”

    赵祯作为科学奠基人,首先说道:“这件事情,就交由汉龙处置吧。”

    “汉龙的意思是,朝廷对佛教和道教的教义进行一定改正?这会不会冒犯了神灵,恐有上天惩罚?”

    “到了我们这把年纪,还信什么鬼神。盛度那么信佛,也没看到他长生不死,去西天成佛?说到底佛道都只是一种精神寄托罢了。”

    “不错,以前我们把不知道的事情理解为神佛、上天。现在才知道,风就是空气流动,下雨是水蒸气凝聚。神佛本就是我们对未知事物恐惧而产生的信仰,如果通过科学让我们了解万物,又何必假托于神明呢?”

    “正是这个道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华夏文明更适合科学萌芽。

    西方几个世纪被宗教笼罩和控制,所谓君权神授,令国王的权力一直在神权之下。

    直到三大运动之后,科学才兴起,神权逐渐衰落,才算是有了新兴文明。

    然而即便是二十一世纪,基督教依旧有很大的影响力,在西方各个国家,还是传统的宗教信仰主导。

    相比之下中华文明的神灵就实用得多,需要你的时候,佛教和道教都可以成为国教,依照统治阶层的需求随时进行变动。

    不需要你的时候,崇佛抑道,灭佛扬道,乃至佛道皆毁都可以,丝毫不顾及伱背后有什么神灵。

    毕竟上帝,如来,昊天能有几个师?

    因此在这种实用主义至上的情况下,朝廷主导进行宗教改革,就远不像西方那样有那么大的阻力,还需要通过三大运动来化解。

    听到赵骏提出要对佛教和道教进行一定整改,除了宋绶比较喜欢道教略微有些抗拒以外,其余人居然都没有反对。

    “嗯,汉龙之前说过,要加强对基层的掌控力,包括治安、调集劳动能力、引导百姓的能力等等。”

    范仲淹放下赵骏手中的册子道:“还要瓦解宗族力量,解放生产力,让天下百姓都能听从朝廷的号召与调遣,这些都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想做到这一切难如登天啊。”

    晏殊叹了口气道:“北方还好说,汉龙去一趟北方,幽燕世家力量就被瓦解得七七八八,可南方.”

    他是江西人,太清楚江西宗族力量,不说别的,他们晏氏宗族自从他的曾祖父晏延昌在一百多年前定居临川开始,开枝散叶,族人如今已有数百人,不就是地方大族吗?

    而整个南方现在的情况基本上都是如此,由此可见要想改变南方宗族势力的难度有多大。

    赵骏坚定地说道:“就是知道困难,才越要迎难而上,改革不能停下,大宋的脚步也不能停下,否则总有一天要被别人超越!”

    改革就像是没了刹车的汽车,只有一往无前,不断锐意进取才能保证帝国长久不衰。

    不然的话,一旦懈怠,那么这个国家很快就会被甩在后面。

    就像清朝前期还是世界之巅,结果闭关锁国,不接纳新时代的变化,最终被时代的洪流淹没一样。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