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一十四章 全国性扫黑除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一十四章 全国性扫黑除恶 (第2/3页)



    因为火器司并不与外界接触,工匠、家属都住在单独建立的坊市里,里面有学校、家属楼、各种生活配套设施,犹如一个独立的小王国,外面还有军队保护。

    可以说火器锻造过程跟被圈禁起来没什么区别,虽然允许放假的时候外出,可外出就不可能把东西带出去。

    所以火器能够外流,只有后勤配发、士兵手里、军械储存等几个方面出问题。

    勋贵原本控制的三衙被赵骏废了之后,兵部接管了他们的职能,自此大宋的军队就是由枢密院负责调兵遣将,兵部负责中下级军官升迁、后勤物资调配、军事法庭奖励惩罚等等。

    其中如果枪械是从士兵手里流出去,那么受到惩罚的自然是负责那部分士兵的将领。如果是从后勤配给以及军械储存方面,兵部自然难辞其咎。

    因而听到赵骏的话,富弼立即沉声道:“下官定会严查此事,给知院一个交代。”

    “你们是要查查此事,不是给我一个交代,而是给全天下的百姓一个交代,天子脚下这些人就已经如此猖狂,其它地方还得了?”

    赵骏瞥着眼看着他们道:“此事我还没有禀报给陛下,如果报到陛下那边,你们应该知道后果。今天是我与贾相叫你们到这里来,而不是让你们去崇政殿,当着官家和诸多宰相的面,那就是给你们机会,我只给你们三天时间,听到没有!”

    “是!”

    四人已是汗流浃背,冷汗直冒。

    “好了,就这样吧。”

    赵骏径直走出西挟,也没了再继续出城前往滑州视察黄河河道的心情。

    贾昌朝路过四人旁边,看了他们一眼,忍不住说道:“也就是知院仁厚能给你们这次机会,换了老夫的话,哼。”

    说着拂袖离去。

    四个人互相对视一眼,便默不作声地离开,各自回各自的部门找下属发火去了。

    此时已经是下午,汴梁到封丘才三十来公里,赵骏是早上出发的,离封丘县还有差不多十里路,来回也就走了四个时辰,因此现在正处于崇政殿开会时间。

    诸多宰相并不在政制院,赵骏和贾昌朝回到政制院里,看着空荡荡的堂屋,最后想了想,反正没什么事做,干脆就去崇政殿开会算了。

    “年底的主要任务还是以清查各部门数据为主,在明年的施政方针上进行比较,务必要让明年的生产总值大涨。”

    此刻崇政殿内,晏殊侃侃而谈道:“目前要落实的还是自然资源部上报的各地铁矿位置,大炼钢还是离不开铁矿,煤矿和铁矿按照汉龙的意思,由国家的钢铁厂和煤矿厂经营,但可以将一些小矿承包给私人老板。”

    “嗯。”

    赵祯听了点点头道:“大孙来大宋已经十年,从明年开始咱们就正式要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摆脱农业国的帽子,迈步走向新的台阶,这件事务必要做好万全准备,不能马虎,任何事情都要做好机会。”

    “请官家放心。”

    吕夷简微微咳嗽了一声,然后说道:“工商部已经准备好了文件,政制院签署了,从明年二月份开始,允许各路按照自己境内的自然资源组建国企部门,兴办钢铁厂、水泥厂、纺织厂、砖厂。中央朝廷也会建立起全国性的大型央企,直属于政制院。”

    “嗯,跟国营盐场、茶场、酒场一样吧。”

    赵祯说道。

    “是。”

    众人应了一声。

    大宋虽然开放原来的榷卖,允许私人参与进盐铁、茶酒等原来朝廷管控的专营买卖当中。

    但这就并不意味着全面私有化,而是允许民间商人进来,国营榷卖依旧存在,并且直属于政制院。

    部门的主事者级别与普通三级部门机构一样,根据规模大小分为正四品或者从四品,相当于省级或者副省级。

    而且除了原来的专营榷卖以外,大宋还建立了海贸船运集团。同样是央企,每年组织船队前往日本、高丽进行贸易,规模极大,为大宋国库赚取大量的利润。

    所以现在的形势大宋朝廷肯定还是以中央企业与国营企业为主,带动私人公司经营,再慢慢放开商业管制,加大商业繁荣程度。

    众人正商量着明年要新颁布的政策,便在此时,王守忠敲了敲门,随即走进来汇报道:“陛下,知院和贾相回来了。”

    “哦?”

    赵祯纳闷,看到赵骏和贾昌朝已经进来,便问道:“汉龙、子明公,你们不是巡视黄河去了吗?”

    贾昌朝走过来先向赵祯行礼,欲言又止。

    赵骏则回答了一句:“走到半路上忽然又不想去了,就回来了。”

    “哦,那就坐下一起聊吧。”

    赵祯没想那么多,让他们一起坐下继续商量政务。

    两个人就坐下。

    “那就继续聊,接下来是谈明年科举改革的问题.”

    吕夷简说道。

    今年摊丁入亩还只是改革的一部分。

    为了明年正式进入工业化,朝廷就必须做好应对工业化的准备。

    比如明年的大基建项目;筹备交通轨道规划;开放全国报业;允许私商进入新兴领域;科举改革加入理科,培养更多的理工科人才等等。

    基本上每年年底了就要开始为明年的方向做打算,这也是赵骏提倡的目光要放长远,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会议又进行了半个多时辰,便在这个时候,王守忠再次敲了敲门,打断了会议。

    赵祯就让他进来,问道:“又出什么事了?”

    王守忠看了眼赵骏和贾昌朝,便急急地走到赵祯身边,对他耳语了几句。

    “什么?”

    赵祯大惊,然后看向赵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