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七章 惹怒大宋的下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九十七章 惹怒大宋的下场 (第2/3页)

享受晌午悠闲时光的这一刻,却是非常匆忙。

    屋内屋外,诸多吏员以及政制院的其余官员进进出出,似乎有什么大事发生。

    但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大事,而是这几年堆积如山的公文太多了。

    趁着夏日的时候赵骏让人进行清理筛查,有用的继续存起来,放在院子里晒一晒。没用的扔库房去,先在档案库房保存着。

    炽烈的阳光晒着,屋中闷热,虽然门窗都打开着四面通风,却还是让人心烦意乱,场间十多个宰相,只有赵骏、范仲淹、晏殊、蒋堂、蔡齐、宋绶在。

    他们的年龄都在六十岁以下,身子骨硬朗,还算年富力强,虽然酷热却还是能够坚持得住。

    其余宰相都六七十岁了,确实有点扛不住。

    如吕夷简和王曾二人这段时间也算是陆陆续续恢复了身体健康,虽然苍老了不少,但又很快回到了工作岗位继续办公,不过因天气太热,回家休息。

    “总算是整理好了,今年咱们又该有大动作了。”范仲淹擦了擦额头的汗,将手中的公文从码齐,准备下午交由赵祯最后审核。

    经过小半年的商议,从最开始他与赵骏一起谈好今年改革内容,最后又几次删减增幅,确定不会引起政制院诸多宰相的反对之后,才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商讨。

    但即便是如此,大家也各有意见。有人认为现在才刚过两年好日子,就搞那么大的动作,全国性范围的调动,会不会引起财政枯竭,国家动荡。

    也有人认为未来既然是蒸汽动力,而且水泥厂、砖厂等厂子也在大范围扩建,将来的道路就应该是水泥路,再不济也应该是砖石路,而不是现在继续修夯土路。

    等将来大范围休整土路之后,又马上开始修砖石路水泥路之类,会不会导致财政反复,不断地投资难以回本,最终造成浪费的情况。

    为此赵骏只能耐心解释。

    首先经过财政部的预算,每年调拨的大基建费用在三千万贯左右,这些钱都是原来军费冗费省下来的,不会伤及国库根本。

    其次是砖石路和水泥路的问题,这些东西包括火车,由于橡胶生长需要八年,赵骏认为至少也应该是要十年以后才能发力建设,二到三十年后才能彻底普及。

    毕竟水泥路的主要作用还是供应汽车使用,马车走水泥路还是太奢侈了点。在蒸汽机还无法量产,蒸汽动力不能大幅度建设的情况下,就像运河一样,保证古代社会基础建设问题是最好的办法。

    所以在未来至少还能用三十年的情况下,先建设普通的夯土路,等将来蒸汽机普及,甚至通过蒸汽动力研发出了电力以及内燃机,开启第二次工业革命,再建设砖石路和水泥路也不迟。

    于是三四个月下来,最后政制院终于统一了意见,做出了从政治、军事、经济、农业、教育、科技、医疗、外交、文化、基建乃至自然资源等等重大事项的改革与相关措施。

    这份改革意见应该是大宋从农业国家过度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初级工业国家的最后一次改革了,涉及方方面面,整个社会秩序,都会因此而产生巨大的变化。

    “怎么了,这么高兴?”

    就在这个时候,赵骏从外面进来,看到范仲淹面露喜色,不由得好奇。

    范仲淹笑道:“今天上午开会不是确定下来了吗?我把会议内容以及所有事情都整理归纳好了,下午给官家最终确定,盖上玉玺,就能正式发布。”

    “嗯,那就放心大胆地去做吧。”

    赵骏说着来到自己位置上,稍微收拾收拾就要离开。

    见此晏殊纳闷道:“汉龙,你要去哪啊?”

    “刚才我去了一趟官家那里吃饭,回来的路上科学院上报,我就准备去视察一下。”

    赵骏说道。

    “哦?”

    范仲淹、蔡齐、宋绶、蒋堂等人全都看了过来。

    晏殊笑道:“科学院又有惊喜?”

    这几年科学院的惊喜不断,有数学的发展,有物理的研究,乃至化学实验都在进行。

    他们甚至在赵祯的指示下,研制出了大蒜素土法炼制,玻璃炼制法以及肥皂炼制法,一时间赵祯大发明家的名头在民间愈演愈烈。

    最重要的是赵祯还帮他们建设了相对科学的体系,数学方面赵祯摸不着头脑,但化学和物理,赵祯建立了元素周期表,发明了赵氏力学、赵氏光学、赵氏第一定律等等。

    以至于科学院的那帮专心于研究科学的学者都惊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