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章 分离式集成电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九章 分离式集成电路 (第3/3页)



    但这种繁琐、稀碎、重复的劳动,是对克隆体体力和脑力的极大浪费。不仅浪费,效率还低。

    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上自动化。

    一旦有了自动化,便能将至少70%以上重复性的劳动交给自动化系统去做。

    如此,在一个克隆体未增加的前提之下,李青松的生产力便可以凭空提升好几倍。

    尤其是,面对巨型克隆体培育工厂集群这种超级庞大的,总占地面积达到了十平方公里级别的建造任务,不上自动化,单靠手工,恐怕得十年以上时间才能完成。

    但要是有了一定规模的自动化,各种建材生产效率极大提升,建造速度也极大提升,说不定一年就能建成了。

    但上自动化,就得先有芯片技术。

    “芯片技术,是未来几乎一切技术的基础。那就先攻克芯片技术好了!”

    李青松下定了决心。

    他直接抽调了一万名克隆体,快速建造了一座庞大的实验室,并按照自己前期的知识储备,和从知识库之中学到的知识,定制化的制造出了各种设备,准备了各种材料,试验立刻开始。

    此刻刚刚开始尝试自己制造芯片,直接去造技术含量较高的平面式集成电路很显然不具备可行性。

    不过掌握了足够原理和一定技术积累的自己,倒也不必像是芯片发展历史那样,从最基础的地方一点点做起。

    综合考虑,李青松最终选定了自己要实现的目标。

    分离式的集成电路!

    所谓分离式,便是先制造出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单独的部件,然后将它们一个个安装在电路板上,并通过细线将它们连接,以实现它们的功能。

    勉强算起来的话,这种级别的集成电路,类比现代芯片,其制程大概可以算是毫米级。

    一毫米等于一千微米,一百万纳米。而人类文明早就能制造2纳米制程的芯片了!现代更是研发出了脱离硅基范围的量子芯片!

    毫米级制程的芯片,落后到简直没法看。

    但对于刚刚起步的自动化升级来说,毫米级的芯片,够用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