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汝可敢与我赴死 (第2/3页)
末将来,有何吩咐?”
刘嘉闻言抬头看他,微微一笑,“我来问你,那日诸将前来帐中劝谏,神色俱是不忿,唯有你一脸平静,这是为何啊?”
鲜于银听后神色不改,一脸平静的说道:“在下出征前对校尉多有了解,深深佩服校尉的胆识和智谋,深知校尉绝不是胆怯畏战之人,近日此番举动,必有深意,是以并无猜疑之心。”
刘嘉听后暗叹,不愧是三国榜上有名之人,于寻常人相比,却有不凡之处。
那日众人前来大帐劝谏,唯有此人与众不同,刘嘉暗暗记下,事后派六子一查,得知此人名叫鲜于银,官居骑都尉,统领五百骑兵,带兵治军,颇有成绩。
刘嘉当时就是一惊,因为鲜于银这个名字,他脑子里确实有些印象。
刘嘉深知自己若要成事,人才乃第一稀缺资源,重中之重。是以他为了方便记忆,将三国人物划分为五等。
第一等主要是曹操,刘备,孙权等成大业之人和诸葛亮,赵云等超一流的臣武将。这些人可谓人中龙凤,得一人胜过十万雄兵,因此一旦遇到,拼死也要收为己用。这些人因为人数稀缺,能力超凡,因此被刘嘉冠以“五星”,最为重视。
第二等就是魏蜀吴及各路诸侯手下的一流谋士战将,如曹操之程昱刘晔,刘备之魏延正,孙权之程普黄盖,袁绍之颜良丑。这些人虽然能力比起第一等略逊几分,但也各有过人之处,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能臣,而且他们人数比起第一等多了许多,招募的机会更大,因此被刘嘉评为“四星”,一旦遇到,绝不放过。
第三等人数最多,他们能力远不如前两等,但也各有过人之处,如射夏侯之曹性,抗大刀之周仓,这些人也都在史书上留下事迹。因此被刘嘉评为“三星”,如若遇见,尽力招揽。
第四等就是鲜于银这般人物,史书和《演义》上都没什么事迹记载,但说起姓名,刘嘉却有些印象,知道此人曾在三国乱世中亮相,因此也算是同代人的佼佼者,刘嘉把他们列为“二星”,能收则收。
第五等,也就是最末一等,就是刘嘉先前根本没听说过的那些人,比如,孙瑾,王伯,汤铁腿和六子等人。这些人或是因为机遇不好,或是因为事迹不彰,总之没能青史留名。所以被刘嘉列为“一星”,择其贤者而收之。
以上划分,或有些不是十分准确,毕竟许多英雄人物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埋没于草莽中,比如幽州长史孙瑾,灵寿县令霍平,其才能未必比前四等的人物差,但因缘际遇,籍籍无名,不能被后人记住。
还有汤铁腿和六子等人,随着刘嘉的到来,他们的命运也必然有所改变,刘嘉和他们同生共死,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觉得他二人虽然比不过四星五星之才,但其才具不下三星之人……
当然前面四等人物,既然在三国乱世中脱颖而出,不管是因为机遇,还是因为才能,总之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傲立同侪,刘嘉不免更倾向于招揽他们。
比如眼前的鲜于银,他只记得此人在刘虞死后,起兵为其报仇,大战公孙瓒,后来归于曹操,至于后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