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整军备战惊闻村民欲暴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一章 整军备战惊闻村民欲暴动 (第2/3页)

好,我观察了一下,发现刘嘉此人虽然年幼,但行为举止确实不凡,更何况谷中仿佛有贤人相助。我观营中布防规划,颇有章法。营中士卒,行动之间,训练有素。尤其是厅中一员猛将,熊腰猿臂,煞气凛然,即使燕帅帐下也没有几人可与之比肩。”

    说着,孙轻叹了口气,回头望了一眼,

    “再看这山谷地形,峻耸险要,易守难攻,真要是让我等来攻,伤亡必定惨重,所以还是伐谋为上的好!”

    众骑兵点点头,然后跟着孙轻策马而去。

    刘嘉送走使者后,虽不知张燕会如何决策,但为防不备,开始整兵秣马,加强起营地的防守来。

    刘嘉考虑接下来如果真是发生战事,那也是以防守为主。而防守作战就急需远程和投掷武器,这也正是他目前急缺的。

    说起远射武器,在中国历史上首推的就是弓弩,所谓“两军相遇,弓弩在先”,无论攻城略地,还是野战伏击,都是“先下手为强”,一上来就一顿乱箭招呼,然后再短兵厮杀。

    正是因此,古人对弓的制作要求非常严格,不但对选材有详细的要求,划分为“干、角、筋、胶、丝、漆”六种基本材料,每一种还都选出不同的等级,如弓干,“凡取干之道七”,其中以柘木为最上乘,以竹材为最次。

    而且对具体的工艺步骤也有细致的规定。冬天剖析弓干木理,自然平滑细密;春天治角,自然润泽和柔;夏天治筋,自然不会纠结;秋天合拢诸材,白然紧密;寒冬定弓体,张弓就不会变形;严冬极寒时胶、漆完全干固,故可修治外表。春天装上弓弦,再藏置一年,方可使用。

    如此繁复的工艺程序,制成一把弓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正因此,中国的复合弓可以说,几乎代表了古代制弓术的顶峰。

    可刘嘉现在自然不能等这么久,他只好从先前的缴获中搜检出二三十把各式各样的弓箭,又命营中会制弓的工匠用最方便的材料,最简单的方法,哪怕射程只有几十米,只要最短的时间制作出来就可以。

    这才凑足了五十余张弓箭,略微填补了一下远程攻击的不足。

    谁曾料想,刚忙完这些,刘嘉还未来得及喘口气,王伯就向他报告了一个更坏的消息,

    “公子,自从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