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八章 招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八章 招工 (第2/3页)

 当年为解长沙的严重旱灾,巡抚陈宝箴拨工赈银一万两,委长沙士绅张祖同、刘国泰、杨巩筹办火柴厂,实行以工代赈,并且在第二年,三位士绅又筹集资金12000两,另招商股8000两,成立了善记和丰火柴股份公司,厂址设在长沙北门外开福寺和迎恩寺之间,正式开工制造火柴,当时工厂中有工人一千余人,被外界称之为善政。

    徐卫所设立的纺织厂是善记和丰火柴厂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按照徐卫的计划将纺织厂建设成拥有十万纱锭,八百台织机的大型纺织厂,这个规模是现有所有华人纺织业的三分之一。

    中国现在的纺织业大多在东部沿海地区,像湖广、陕甘、云贵、四川等地目前还没有正正的现代纺织业,徐卫要做的就是占有这些地区的市场。

    这么大的一个工程在开工之前需要进行精确的预算,这不是徐卫这样的门外汉所能够搞定的,不过幸好他让在上海的弗兰克为他在华人工厂高新聘请了几十名纺织业的精英,同时他还有一个在这方面比较有经验的父亲。

    经过徐麟和高薪聘请的纺织业精英们的初步的计算,矿山如果能够完全开工则需要旷工两万人,保护矿场的保卫队一千五百人,纺织厂完全二十四小时三班倒开工则需要女工五万人,守卫人员五百人。

    怀有不轨之心的徐卫显然不会完全按照他们的规划实施的,首先在矿山的保卫人员方面徐卫拟定的是一万人,按照合约所说,拥有矿山开采百分之二十股份的徐卫将负责矿山内外所有的开支,所以对于徐卫擅自增加人员完全没有异议。

    由于纺织厂内巨大多数的人员都是女性,于是为了避嫌,负责守卫纺织厂的护卫人员只能在纺织厂的外围巡逻,而内部则是使用女工巡逻,所以五百人的规模完全满足整个纺织厂的守卫工作,但是徐卫却招收两万人,一万人负责纺织厂的守卫,另一万人则被徐卫带到波斯,保护波斯的石油勘探。

    这时的长沙才不过二三十万人,加上周围的农民顶多有五十万人,纵然正逢青黄不接举家来省城逃荒的时期,也招收不到将近十万的失地的青壮。

    现在正好田里面没有农活,于是徐卫就花钱让徐家的佃户带着路引和招工告示到湖南各府县以及邻省的江西和湖北去招工。

    不管是富庶的南方各省还是贫瘠的北方诸省,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在极少数的人手里,按照封建社会的规律,这也是这个朝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在当时,比较有良心的地主规定的田租一般是收成的六成,碰到或旱或涝的歉收年景或许还会减免佃户的地租。

    但是如果碰到心比较狠的地主则可能将地租涨到七成到八成,除去需要征收的赋税,到佃户手里的粮食或许不到一成,碰到不景气的年景则有可能被地主逼迫的举家逃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