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 事业的扩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章 事业的扩张 (第2/3页)

望他们能够提前研究出质能方程这种物理界的大杀器,为以后的铀核裂变链式反应提供理论基础。

    在冶金方面,徐卫对这些专家们的要求就是研究出更优良的合金,当然第一个研究的对象就是在后世福特T型车上大放异彩的钒钢和用途广泛的不锈钢。

    钒钢首先是在法国的汽车上得到运用的,但是法国的制造厂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既有强度又有任性的钢材的重要性,却被自己的对手福特汽车公司将它广泛的运用到汽车上,并且大放光彩。

    法国人虽然首先运用了钒钢,但真正懂得制造钒钢的工程师却是英国人,而徐卫的实验室内所聘请的工程师就有这方面的专家。

    对于不锈钢的发明和使用,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在战场上的枪支,总是因枪膛磨损不堪使用而运回后方,军工生产部门命令研制高强度耐磨合金钢的布雷尔利,专门研究解决枪膛的磨损问题。

    布雷尔利和其助手搜集了国内外生产的各种型号的钢材,各种不同性质的合金钢,在各种不同性质的机械上进行性能实验,然后选择出较为适用的钢材制成枪枝。

    一天,他们实验了一种含大量铬的国产合金钢,经耐磨实验后,查明这种合金并不耐磨,说明这不能制造枪支,于是,他们记录下实验结果,往墙角一扔了事。

    几个月后的一天,一位助手拿着一块锃光瓦亮的钢材兴冲冲跑来对布雷尔利说:“先生,这是我在清理仓库时发现的毛拉先生送来的合金钢,您是否实验一下,看它到底有什么特殊作用!”

    “好!”布雷尔利看着光亮耀眼的钢材,高兴地说。

    实验结果证明,它是一块不怕酸、碱、盐的不锈钢,这种不锈钢是德国的毛拉在1912年发明的,然而,毛拉却并不知道这种不锈钢有什么用途。

    布雷尔利就用这种不能制作枪支的钢材动手制作了不锈钢的水果刀、叉、勺、果盘及折叠刀等。

    布雷尔利对毛拉发明的不锈钢加以改进于1916年取得在英国专利权并开始大量生产,至此,从垃圾堆中偶然发现的不锈钢便风靡全球,亨利・布雷尔利也被誉为“不锈钢之父”。

    徐卫要做的就是提前研制出这种不锈钢,并且尽快取得专利,从而能够给自己最短时间内带来大量的经济收入。

    对于钢铁方面的研究当然不能仅仅只在实验室内,更多的还需要大批量的生产,于是徐卫出钱收购了一座伦敦郊外年产一万吨的小型钢铁厂,更名为徐氏钢铁厂,只要实验室内研制出钒钢和不锈钢,就立即运用到批量生产上。

    在机械方面,徐卫则是要求这些工程师们尽快研究出一款构造简单、结实耐用的发动机,以便自己能够赶在福特公司之前申请出T型车的专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