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章 三斤高粱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章 三斤高粱面 (第2/3页)

吩咐道。

    赵芳急忙拿着水瓢在桶里舀了一勺水倒在洗脸盆里,李来福在脸上扑了点水,用洗脸盆架上放的是肥皂?这年头香皂可不是一般人用得起的,就算用得起,也没票,连肥皂都用票。

    这年头香皂和雪花膏头油都属于奢侈品,拿着已经快烂了的毛巾擦了两把脸,看着墙上的镜子,一张帅气小小伙的脸出现在镜子上,浓眉大眼,双眼爆皮,加上高挺的鼻梁,不厚不薄的嘴唇,刀削斧剁般的脸型。

    不由得伸手摸了摸,比他上一世的脸帅多了。

    “大哥,你看什么呢?”江远问道。

    李来福随口说了一句看“帅哥”。

    “什么是帅哥?你不是大哥吗?”

    “你咋!那么粘牙呢?不知道别问,”李来福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了。

    “哦。”

    赵芳在屋里出来递给李来福一个小面袋子道:“这是给你爷爷奶奶带的高粱面,你拿好了,可千万别把袋子弄破了。”

    拿起小面袋子提了提,就那么两三斤,别看东西少,在农村都有可能换个媳妇回来,这年代可没有什么彩礼嫁妆之说,这么两三斤高粱面,这也是他们家从嘴里省出来的,所以赵芳才郑重交代他。

    他们家只有李崇文是顶格劳动力定量有28斤,像赵芳这样的妇女只有14斤,李小红还有四斤呢?他们三个半大小子就完犊子了。

    因为他们三个小子都没有城里户口,1955年查户籍的时候,李崇文还是临时工,连房子都没分配,所以赵芳带着几个孩子都住在乡下。按照就地安置的政策,他们几人的户口都落在农村了,只有赵芳和李崇文后来领了结婚证,有了户口本上才加上她,至于三个半大小子,那就没门了,关键是这个特殊时期进城的人越多,城里挨饿的人越多,一个户口本,把城市和农村分的清清楚楚,等于是建了一道墙。

    “走吧!”赵芳头上缠着毛巾,胳膊上挎着篮子和镰刀。

    江涛抱着李小红对着江远说道:“老弟,你去把玻璃刀拿来。”

    几个人出了家门,李来福看了一眼江远,这货手里拿着两个长方形的玻璃碴子,这就是他俩挖野菜的工具?玻璃刀?

    走到大门口,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