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三十四章张承业的建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三十四章张承业的建议 (第2/3页)

从本质上来说,李存勖其实是个非常喜欢冒险的人,胡柳坡之战,以及后来灭梁之战,都是他的冒险尝试;只要他看准的事情,即便是冒着再大的风险他也会坚定不移的去做。

    然而面对眼前的两个选择,即便是李存勖也难以做出决断,只能在宫殿中反复迟疑。

    “大王,有信使从晋阳而来,说是监军使所派来的。”就在这时,李绍荣进来禀报。

    “监军使?七哥?”李存勖闻言顿时愣住了。

    今年年初他派人在魏州求购玉石,开始为称帝做准备,张承业听说后亲自从晋阳赶到魏州来劝阻,李存勖置之不理;自那以后,深感痛心的张承业就卧病不起,并且不再为李存勖出谋划策。

    没想到如今他竟然又派人送信前来,难道是为了当前的局势而献策吗?

    李存勖心中一动,连忙道:“信使在哪?快让其进来,孤要亲自问话。”

    不久,信使献上张承业的亲笔书信,望着熟悉的字体,李存勖不由得感慨万千。

    他能有今日,张承业居中出力颇多,但这老家伙为人耿直,而且一心想要复兴大唐,甚至对李存勖封给他的官职都全部拒绝,这一点让李存勖尤为不喜,这也是导致他与张承业渐渐疏远的重要原因。

    但如今局势危急,在面临着事关晋国前途兴衰的重大时刻,李存勖真的没想到远在晋阳的张承业居然还会派人送信来劝谏。

    放下书信后,李存勖久久不语。

    一旁李绍荣见了连忙问道:“不知监军使在心中说了些什么?可是关于当前局势的建议?”

    李存勖闻言瞥了李绍荣一眼道:“你自己看吧。”说完便将书信递过去。

    这李绍荣原名元行钦,原本是燕王刘守光的心腹大将,作战极为勇敢,当年刘守光与其兄刘守文争权,兵败不敌;后来刘守光与刘守文两人在两军阵前会面,元行钦突然杀出来,将刘守文生擒,戏剧性的助刘守光取得了胜利。

    之后晋国灭燕,元行钦也顺势投降晋国,成为晋军中一员骁将,被李存勖倚为腹心,并且赐名为李绍荣。

    两年前,李存勖在潘张战败,被梁军包围,形势危急。

    关键时候,李绍荣望见晋王旗帜,单马驰来,砍断敌军长矛两支,斩首一级,将李存勖救出。

    从那以后,李绍荣深受宠信,长期跟随李存勖身边。

    看过张承业的信后,李绍荣惊讶道:“看来监军使也是主张先平定镇州,安稳后方局势,然后南下与吴国争锋的。不知大王打算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李存勖没好气的道:“虽说孤有心南下与吴军争锋,但这样做实在太冒险,极有可能让我等死无葬身之地。所以除了按照七哥所说的做,孤还能如何?”

    “这?大王真打算和梁国议和?”李绍荣更加惊讶。

    原来,张承业在信中指出,吴军北伐来势汹汹,动用的兵力众多,至少都应该有二十万以上。

    而晋军一方虽然总兵力同样众多,但因为晋国面临的敌人众多,尤其是北方的契丹人,更是牵制了晋国的大量军力。

    真正能用于黄河沿线的晋军兵力不过是十五万左右,其中还包括了数万镇州和定州的军队。

    如今镇州背叛,定州那边态度不明,还有契丹人随时有可能入侵,若是现在就渡河南下与吴国争夺中原的话,晋军真正能动用的兵力或许只有十万人左右。

    以十万久战疲惫之军去对付有可能高达二十多万,而且养精蓄锐多年的吴军,这怎么看都太过冒险。

    一旦渡河后战事不利,河北的动乱又没有平息,若是再加上契丹人入侵,只怕晋国覆亡近在咫尺。

    这可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事情,河北之地征战这么多年,百姓负担沉重,多有逃亡,其内部早已积蓄了各种不满。

    现在晋军接连取胜,这才将矛盾掩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