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国债 (第3/3页)
往就是三种,一种是开征新税,一种是预征税收,第三种便是皇帝自掏腰包。但这些都不是好办法。
前面两种办法无疑是自掘根基,后一种办法一般是那些相对仁厚的皇帝的选择,不过这对皇帝的私人腰包损失太大,也不是长久之策。
而国债却没有这些缺点,反而有诸多好处。
严可求眼前一亮道:“此法可行,而且可以获取民心,只要百姓借钱给咱们,他们就和咱们绑在一起了。将来咱们若是打仗打赢了,他们才能得到好处;若是输了,他们也要受到损失。如此一来,他们岂有不支持咱们的道理?”
骆知祥更是赞同道:“不错,以后若是临时有什么需要增加花销的地方,也可以用这个办法解决,这样一来就不必临时加税,给百姓造成巨大负担了。”
增加税收造成的动荡实在太大,而且一般税收增加后再想要取消就有些困难了,这样百姓的负担就会越来越重。
至于说向百姓借钱会不会丢了面子,如今在场这些人却没有人考虑,毕竟他们都是身处乱世,讲究实用,没有那么迂腐之人。
听了杨渥和骆知祥等人的意见,杨行密点头道:“那就照你说的办,只是此事要快,不要耽搁太久。”
“是。”杨渥点头答应。
“大王,瞿章等人闹出如此大的动静,他在淮南多年,肯定有不少亲近旧部,对这些人要如何处置?”这时候,殷文圭躬身问道。
杨行密皱眉,他虽然在气头上,不过也没有因此就昏了头,想了想才道:“瞿章是瞿章,他的旧部是旧部,这是两码事,不要随意牵连。不过必要的防备还是要做的,那些处在关键位置的,尽量调离吧。”
“属下遵命。”
……
当晚,杨渥命人连夜写好文书,第二天一大早便发布告示。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看到告示后,广陵百姓,尤其是那些富裕大族,第一时间便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一来杨行密这么多年下来,名声极好,节度使府又以秋税作保,并且立下文书,不必担心节度使府将来反悔;二来,给的利息的确很高,三个月便有一成的收益,平常哪里去找这种稳赚不赔的买卖?
广陵经过这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已经有许多富户储备了大量的钱财没处花,不是用来买地就是堆积在自家府库里面,如今有这种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更何况,前段时间广陵粮价暴涨,让百姓吃了大亏,这时候正好将损失补回来。
至于说淮南战败的可能,若是朱全忠全力南下,或许大家还会担心;如今的局势,随着各地战报不断传来,尤其是江西那边的情况,让大家都明白,这一次的局势并不危险,至少不会威胁到淮南的生存,所以他们不需担心。
结果,百姓们爆发出极大热情,再加上杨行密、严可求等人自掏腰包,仅仅半天时间便借到了十万贯钱,并且将所需的粮食购买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