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三章 占城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九十三章 占城稻 (第2/3页)

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杨渥记得,这种优良的稻种就是在这个时期传入闽地的,历史上一百年后,北宋时期,1011年,宋真宗因江淮、两浙地区遇旱少水,遣使到福建取占城稻,多达三万斛,分别在长江、淮河以及两浙地区推广,极大的提高了作物产量。

    自此以后,水稻才真正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这种作物产量非常高,农民撒下去的种子通常可以收获二十倍左右的稻谷。这与小麦四倍于种子的产量相比显然是非常可观。再加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一年可以种植两季甚至三季,这意味着同样面积的土地,可以种植的水稻要比小麦多出好几倍。

    若是能在淮南先行推广这种占城稻,让淮南的粮食产量大大提高,或许也就不会遇到之前杨行密说的广陵粮仓快空了的情况吧。

    所以在年初的时候,杨渥便让范遇派人前往闽地寻找稻种,并且告诉他,如果在闽地找不到,那就算寻到占城去也一定要找到。没想到还真的在闽地找到了。

    “总共带回来多少种子?”杨渥连忙问道。

    “是这样的,属下派去的人在闽地虽然找到了占城稻,不过当地种植的人也不多,能够提供的种子还不到一百斤,如今已经运回来了。不过这点种子实在太少,所以咱们的人决定通过在泉州那边认识的一个经常跑占城的商人,亲自跑一趟占城,到那里去购买稻种。”

    “哦!”杨渥有些失望,不过这个结果倒也正常,历史上宋真宗能在闽地一次性取得三万斛稻种,那是因为占城稻传到闽地已经有一百多年时间了,种植的面积比如今大多了。

    不过大规模推广占城稻可不是一件小事,农民早就习惯了种植原本的本土稻种,突然改种别的稻种,若是到时候水土不服导致颗粒无收怎么办?即便杨渥是淮南节度留后,是吴王的世子,但要强行推广这么重要的事情在节度使府中肯定也会有较大争议。

    如今既然已经有一百斤稻种运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