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7章辽南庄稼丰收的原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47章辽南庄稼丰收的原因 (第2/3页)

程世杰学习一下种植技术,这东西又不是没有人种过,可从来没有听说哪个能有这么好的产量,这里面一定有很多门道,必须学过来!

    看着范永斗用一千六百匹战马,从程世杰手中购买六百万斤,如果按照战马的均价每匹二十两银子,这个红薯的价格相当于每两银子购买一百八十七斤半。

    当然,范永斗实际购买战马的银子,只有十两甚至八两左右,所以他其实赚了不少,相当于每两银子购买两百八十多斤。

    这个价格还真不便宜,以每亩三千七百斤的产量,每亩地可以赚十几两银子,这实在是太吓人了。

    高起潜与众宦官一脸欣喜,程世杰是一个非常大方的人,他吃肉,绝对不会亏待自己,这一次自己绝对不会白来。

    程世杰自然不会让高起潜吃白食,包括孙元化在内的很多官员,因为看到了红薯的高产,都想买红薯带回去种。

    这些官员,程世杰懒得跟他们打交道,宦官对文官,伱们咬吧。

    “高公公,这些官员只怕是想吃白食……”

    高起潜听到这话,眉头微微一挑,嘴色一翘:“咱家看谁敢!”

    程世杰苦笑道:“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程大将军,在辽南,你最大,他们登莱巡抚……!”

    高起潜笑道:“咱家回去跟万爷说说,把登莱巡抚对辽东的管辖权给分出来,你不是有便宜行事之权吗?”

    “高公公,你可是宁海军的监军,他们想从辽南拿好处,肯定要先过您这一关!”

    程世杰想了想道:“公公,程某给你透个底,范大掌柜从这里买的良种,价格是一两银子一百八七斤半,当然,范大掌柜与程某的关系,哪能比得上,公公与程某的关系?我这里的红薯,一两银子可以买两百四十斤如何?”

    高起潜麾下有能力,马上就算出这其中的利润,连连给高起潜使着眼色,示意他这个事可以干。

    “至于公公卖多少……那都是公公的!”

    高起潜微微一笑:“你准备卖多少?”

    “两千四百万斤,十万两银子如何?”

    “太少了!”

    “那就三千万斤?”

    “三千六百万斤!”

    高起潜默默计算了一下,这可是十五万两银子的生意,不有他的本钱,卖出去,就会赚一部分。

    初步与程世杰达成合作协议,高起潜麾下的宦官第一步居然联系的不是在辽南的官员,而是写很多信给了负责管理皇庄的管事太监。其次才在辽南的山东官员,还有北直隶各府的官员,最后才是商贾。

    程世杰还是低估了高起潜的无耻,也低估了这些官员的财力。

    短短半个月的功夫,高起潜对外销售了五千五百余万斤红薯,所得银子共计三十八万三千余两银子。,

    仅仅半个月净赚十五万三千余两银子。

    程世杰倒是没有羡慕高起潜的赚钱能力,因为商户,其实都是高起潜自己的资源,那些皇庄的管事,程世杰也搭不上线,如果程世杰去找他们,他们估计都不会理他。

    当然,小小的皇庄管事,可得罪不起高起潜,哪怕是高起潜卖给他们一堆屎,他们也会买下来。

    这并不是做的不是生意,而是人情世故。

    很多商贾和官员都采购了红薯,当然这些官员采购的数量,很有问题。

    比如说乐安县令高及第,博兴县令韩顺成他们只向程世杰购买十万斤红薯,十万斤红薯听上去很多,可问题是,由于发芽率的问题,哪怕采取程世杰的方式,也仅仅可以种两千亩地。

    一个县只采购两千亩的种子,这也太少了。

    别看十万斤红薯数量不多,可问题是架不住高起潜心黑啊,一两银子一百五十斤,爱买不买。有的商贾购买的红薯,价格已经达到了一两银子一百两十斤……

    随着振海城的红薯收割进入尾声,金州卫的各镇各城,红薯、土豆、麦子、玉米、番茄、辣椒、高梁、大豆,都进入了收获的行动。

    程世杰为了抢收庄稼,不少工厂也趁机推出一些新式农具,比如说多功能畜力摇臂式收麦机,这是利用两匹马拉动,利用收割机前面的车轮,驱动链条,带动后面的组合刀具,可以把麦子或者大豆,随行收割。

    两个人两匹马,或者两头牛,一天可收割二十多亩地,这个效率比手工手割要快得多了。哪怕是精力旺盛的壮汉,一天最多也只能收割两三亩地,而且仅仅是割掉而已。

    除了畜力收割机,还有畜力和水力脱粒机,这种脱粒机,利用人工水坝,将水压升高,利用管道放水,水流推动水轮,经过齿轮组加速,可以进行麦子、大豆、甚至是玉米的脱粒。

    “麦子产量如何?”

    “三石两斗至三石五斗之间!”

    孙元化对此已经无语了。

    北方种植小麦几千年的历史了,在战国时期,小麦亩产历史最高也就是两百零几斤,秦汉是农业进步的时期,两百六七十斤水平。唐朝在三百三十七斤,宋朝更低一些,在三百斤左右。明朝是中国古代粮食产量最高的时期,单位亩产平均在346斤左右,但是明斤要重,约合410斤左右。

    可问题是,哪怕是410斤的产量,也远远没有达到三石。

    但是,辽南的小麦亩产高达三石两头至三石五斗之间,大豆则在三百三十斤至三百六十斤之间。

    “这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大帅让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然后……然后,就这样了!”

    陈子龙一身泥土,坐在田间,望着一名憨厚的屯田军户道:“程大帅,让你们到底怎么做的?”

    “挖河泥!”

    “还有吗?”

    “撒草灰!”

    “地旱了就浇水……”

    “说重点,与你们种田不一样的地方!”

    “有吗?”

    陈子龙快要暴走了:“我是在问你……”

    “真有!”

    “地里撒了骨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