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1章 深入民间说法(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11章 深入民间说法(3) (第3/3页)

第一义而不动”。

    “始在佛树里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这是赞叹释迦牟尼的成佛经历。

    “始在佛树里降魔”,佛于三十二岁在菩提树下,以智慧之力降伏了一切魔。

    什么是魔?烦恼魔、死魔、五阴魔、天魔,这些在前面说过了。

    “得甘露灭觉道成”,打坐的人,头顶发生清凉,脑下垂体分泌液体流到嘴中,觉得香甜不绝,叫甘露灌顶。这还不算得定,要慢慢一步步修去,也许才可以得定。

    如果连这甘露都没有,嘴里干干的,甚至发苦或一身燥,那就不用说了。

    《维摩诘经》这里所讲的甘露,不是这种有形的甘露,是形容智慧的甘露。得寂灭之道,也就是得涅盘之道,才叫做证得甘露。

    得甘露灭,是灭掉一切烦恼一切生死,就是觉道成。

    “意无心意无受行”,佛学中的心、意、识,是三样不同的东西。

    想是心,譬如你出门时脑子里想了不知多少事,那是心。

    念念不忘叫意,念就是意,就是不用再提起思想的。你出门时放一文钱在口袋里,你没有去想它,可是你知道身上有一纹钱元,这叫意。

    识,是心理状态。在本经中,意也包括了识。真开悟的人无心地无意识,但不是变成白痴,也不是死亡,他的智慧真正开发了,比凡夫高明太多了,而且心意识到达了缘起性空。

    意识状态不是心意识,医馆可实验的。比如人到了绝对昏迷或刚刚死亡一刹那,你碰他一下,他还是会有反应,这是感觉,是受阴境界。

    又如斩断蚯蚓,两截都会动,它的意识状态消散了,动的余力是受阴境界的感觉本能。

    信仰是生命的动力,生命的本能,永远在动。行阴静止了才叫得定。比如我们静坐时偶然可以得到心意识短暂的清静,也可以短暂忘却了生理上的感觉,但是你的血液还在循环流动,你的呼吸仍然不停,就是行阴还在,不是真正的定。

    所以,证得菩提道果的人,没有心意识,也没有受,也没有行。

    “以斯妙法济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度老病死大医王,当礼法海德无边”,佛用妙法度众生,真正开悟了,只受这一生果报,从此不再退堕,恒常在涅盘清净中。因此,赞叹佛法广大广博,浩如大海无量无边。

    佛在世时,有九十六种外道,你可不要轻视外道,外道都很讲究做功夫,都真实吃素,都戒饮酒,他们的行持可能比你自称佛弟子的还要彻底。

    真正佛法一悟千悟,永不退失。大乘菩萨到了第八地以上的果位,才可以说一受不退。

    “毁誉不动如须弥,于善不善等以慈,心行平等如虚空,孰闻人宝不敬承”,对世间的诋毁或是称誉全不动心,像须弥山一样不动摇。对于善人和恶人,佛教徒和外道,均能够平等地以慈悲心对待。心理和行为、起心和动念,都是平等如虚空一样,无不包容,是人中之宝,谁不尊敬!

    “今奉世尊此微盖,于中现我三千界,诸天龙神所居宫,干闼婆等及夜叉”,这个宝盖能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但究竟是什么东西?

    如果照佛经直接讲,就是神通所变化的。你如果正信佛法,它就不是神话故事,而是个事实。

    我们要好好从实证的立场来研究一下,这个世界是一个宝盖,我们的身体也是个盖,却是个坏盖,但也可以转成宝盖。我们现在是在佛的宝盖之内,但也是在自己业力的盖覆之内,被遮住了。你人坐在这里,心可以去到外层空间,但是身子动不了,被盖住了。要转化这业力之盖,就要有真正的修证功夫。

    我们每人今天将奉献给佛,在这小小的盖子中,现出了我们的三千大千世界。这个问题要参考,不能听过就过去了。

    我们这一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但我们仍然在宝盖中,却找不到它。现在借用神通的情节说明,我们此心与宝积所奉献的宝盖是同一功能。在这盖中,一切天人龙神,天龙八部等所住的宫殿,都在其中显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