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8章 出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48章 出山 (第2/3页)

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

    “法王?”惠能琢磨着那个年老和尚吟诵……忽地,想起了小时他爹曾对他说起过:他出世时那天清晨,有两个和尚站在门口,一个年过八旬,一个年过半百,都是慈眉善目,举止不凡,说是专程前来为他起名“惠能”,临走还向他施礼,尊称他“法王”。

    ……

    惠能会心一笑,回到草屋里,拿起装有祖师袈裟的包袱,出门深情地回望了居住了三年多的草屋一眼,连与李小兰、梁金莲等亲朋告别都忘了,便跟着老和尚直奔山下而去……

    远处的村落里过年的鞭炮声,催得野梅灼然开放,把一片大好春意尽情地抒写在茫茫荒野。惠能自语:“春节到了,春天要来了,我也该下山了。”

    ……

    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正月初八那天,惠能来到广州城(当时属南海郡)。

    广州是达摩秉承般若多罗的遗训,于梁武帝普通年间航海东来,舍筏登陆到大唐东土的第一站,“一苇渡江”的典故源出于此。

    此时的广州街道纵横交错,车水马龙,游人如织,一片繁华景象。

    惠能向路人询问:“这城里哪间寺院最大?哪一处高僧的道行更深?”

    “法性寺。”

    “法性寺。”

    “法性寺!”

    尽管路上行人的衣着表明他们是属于不同的阶层,但他们的回答都是一个样。

    惠能从中推知法性寺在广州城中的地位,一路查询问路寻去。

    在一条大青砖铺就的街道旁,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

    法性寺。

    当时的法性寺,就是如今的广州光孝寺,是岭南的有名寺院

    之一。

    法性寺原来并不是寺院,而是西汉南越王赵德的王府,亭园

    层叠,草木森森,锁住无限春光。

    西汉末年,三国争雄,东吴重臣孙仲谋麾下有一位著名谋士虞翻,因开罪皇上而被贬至岭南,他见这里地方宽敞,林木蓊翳,就将这里作为讲学的场所。

    虞翻才气纵横,分析问题独有见解,门徒众多,声誉鹊起。世人将这里称作“虞苑”,由于虞翻在里面广种当时的稀有树木——柯子树,茂密成林,别有特色,故此世人又将这里叫做“柯林”。

    虞翻病亡后,他的子孙笃信佛教,改苑为寺,名叫“制旨”,请和尚数十人入居,常年念佛诵经,超度亡灵。

    后来,虞家败落,和尚留居在此,这里演变成佛门圣地。至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来自克什米尔的高僧县摩耶舍在此建成“王园寺”,广传佛经,声名传播。

    其后,凡从外国来的高僧都喜欢来到这里歇脚,成了岭南重要的名刹之一。

    梁武帝普通元年,禅宗初祖达摩从天竺来广州,就曾在此寺驻锡,西印度的真谛法师也曾居于此寺,翻译经论四十多部。

    今天,惠能的到来,注定这座古寺又将在佛教的史册上翻开崭新的一页。

    惠能来到法性寺高大的山门前,探头望去,忍不住惊叹:“哟,果然是气势不凡!”

    惠能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