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 送丧? (第2/3页)
”相关事宜,都归明善办理,那么,由此生发出来的替宫内诸神上香的差使,就顺理成章地派给了明善。
明善办差办得兴头,向慈安“交旨”的时候,进一步建议说,单是拈香致礼,怕是还不足够,应该将“诸天众圣,晋加封号”,就是说,升神佛们的官儿。
慈安糊里糊涂地“照如所请”。
明善回到内务府,立即行文礼部,说钦奉懿旨,如此这般,你们赶紧的,替满天神佛加官进爵啊!
礼部尚书万青藜、侍郎方鼎锐看了公文,都认为内务府胡闹,真这么干,传了出去,一定被当成笑话来说的,可是,这个事儿,母后皇太后毕竟已经点了头,怎么办好呢?
无奈之下,万青藜、方鼎锐两个,带上内务府的公文,来向关卓凡请示。
关卓凡看过公文,笑了一笑,说道:“照斋、子颖,这个事儿好办,你们就这么回母后皇太后,说对鬼神崇功报德,本是应该的,可是,总得等到圣躬真正大安了,才谈得上‘酬功’一层——这就像军功,没有个仗还在打着,就封官进爵的道理吧?”
“照斋”是万青藜的号。
万青藜、方鼎锐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王爷所言极是!”
“另外,”关卓凡说道,“正经的神佛,都是有肚量的。譬如说,钦安殿供奉的主神,乃是真武大帝,可本朝重修钦安殿的时候,置于宝顶之内,用以‘镇殿’的,却是密宗的经卷,照斋,是这么回事吧?”
万青藜微露尴尬的神色,迟疑了一下,看向方鼎锐。
方鼎锐点头说道:“是这么回事儿,王爷真正渊博!这个事儿,知道的人不多,我是听宝佩蘅说的,他呢,是听内务府的人说的——重修钦安殿,是内务府经的手。”
关卓凡点了点头,说道:“可以说,钦安殿经己佛道合流——也没见玄天上帝有什么意见?如今,‘痘神娘娘’借玄天上帝的地头,吃几天供奉,不也彼此揖让,一团和气?反正也没有吃掉玄天上帝的那一份儿!”
玄天上帝,即真武大帝。
“所以,”关卓凡说道。“请母后皇太后放心,一码归一码,咱们供奉‘痘神娘娘’,别的神佛,断不会因此吃醋的,撒痘、收痘。本来就是她的职司嘛!”
顿了一顿,“最关键的是——你们要禀知母后皇太后,不该比较的,可不敢胡乱比较!咱们现在供着那位‘痘神娘娘’,是求着她早些出宫走人,难道,咱们也求着其他的神佛,和‘痘神娘娘’一块儿出宫走人不成?”
万青藜、方鼎锐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皇上大安,”关卓凡说道。“照太医的说法,总要三个月上下,三个月后,谁还记得这个事儿?就这么搁着,‘阴干’了它就是了。”
“是,谨遵王爷训谕!”
万青藜、方鼎锐按照关卓凡所授,如此这般,回禀母后皇太后。母后皇太后自然“从善如流”,替神佛们加官进爵的事儿。就搁下来了。
“痘神娘娘”在钦安殿吃供奉的三天里,小皇帝的病情,愈发的“顺”了。
结痂的“花”愈来愈多,有的地方,已经开始脱痂,脉案上写的。是“痂疤渐红,症候大佳”——再一次出现了“症候大佳”的字眼;以目视之,也确实是“皮色渐见光润”。
到了第三天——也就是小皇帝“天花之喜”的第十五天,虽然距一十八天的“危险期”结束,尚有三天。但太医已有七、八成把握,“最难的关隘”,应该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