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恢复文、襄霸业的历程 (第2/3页)
。桓族惧怕,鱼石、向为人等五人奔楚求救。
恰恰此时,楚共王欲趁悼公刚即位之际北上报鄢陵之仇,便命令郑国进攻晋国盟友宋国。后楚国又亲自加入战局,与郑国联军一气夺取朝颊、幽丘、城皓、彭城四座城邑,将宋国的五位叛臣鱼石、向为人等送回彭城并赠与其三百乘兵车留守。华元等人趁楚郑联军后撤,派老左、华喜带兵包围彭城,而老左战死后,华元军仍未能攻下彭城。此后,楚王又派遣子重领兵援助鱼石,一直攻打到了宋国本土,形势十分危急,华元遂再次向晋国求救。
晋悼公向臣下征求意见,正卿韩厥力主救宋,认为这是巩固晋宋联盟的关键。晋悼公于是亲自带兵,驻扎于台谷。晋楚两军在靡角之谷遭遇,楚军不战而退。
次年,在晋国主持下,晋、宋、齐、卫、曹等八国军队联合包围彭城,韩厥则率军队直接进攻郑国。不久,郑国于洧上大败,彭城也坚持不住,向晋国投降。这样,晋国率领诸侯一气为宋国夺回四邑,讨伐了叛贼。
为了进一步巩固晋宋联盟,晋国又穷数月之力攻下妘姓小国,将其封给了宋国右师向戎。这一仗打得非常艰苦,但晋国这种不惜代价为盟国尽力的行为既巩固了晋宋联盟,也吸引了其他弱小国家加入到自己的羽翼之下。可以说,为宋国夺回彭城这一战极大地提高了晋国的声望,成为其谋求复霸的先声。
二、拉拢齐国,解除东面威胁。
齐、晋两国的关系一直非常微妙,鞍之战中,齐国战败,此后虽向晋国纳贡求知,但却从未真心屈服。齐国一方面对晋国态度骄横,以保持其昔日霸主的尊严,一方面却也不敢真的使齐、晋关系破裂。而齐与楚夹击晋国的计划因为中间有鲁、宋、卫等小国而无法真正实施,况且齐国作为东方的老牌霸主,也无法像郑国那样屈尊事楚、仰人鼻息。
晋悼公与诸侯商议救宋之时,齐国国君十分傲慢,只派大夫崔杼出席,次年包围彭城正式作战时,齐国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宋国危机化解后,晋侯遣使指责齐灵公,灵公惧怕晋国讨伐,将太子光送入晋国为质,此事方才罢休。
但仅仅两年之后,齐国又故态复萌,指使滕、薛、邾不参加晋悼公在戚地召集的会盟。晋国公卿知窑故意使鲁国孟献子传话于齐灵公,威胁说若齐国仍阻挠晋国称霸,则必然将引火自焚。孟献子果然将这番话转告给了齐灵公,而当同年冬晋悼公再次于戚召集诸侯会盟时,齐国大夫崔杼以及周边的小国便都按时参加了。
会盟于戚后的第二年,晋悼公借周天子之命邀集诸侯会盟于鸡泽,此次参与会盟的还有周天子的卿士单顷。悼公派士匄邀请齐灵公前来会盟,齐灵公有心拒绝前往,但又惧怕晋国以此为名讨伐齐国,最后采取了折中之策,自己与士匄盟誓于齐郊,而派太子光前往鸡泽参与会盟。
这样,悼公在处理与齐国的关系时采取了威而挟之的态度,一方面给齐国留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