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第2/3页)

亦复如是。

    佛陀引导我们怎么观察色身呢?

    首先你告诉你自己:我们本来没有这个色身,后来在前生的某一生,突然间一念妄动,去造了某一种业,可能你造的是一个善业,你到了三宝的地方,突然间看到三宝的庄严,产生强大的布施持戒,诶!你今生的色身特别的庄严美妙,你所受用的这些物质世界是如此的安乐美好,就是那一念的妄动。那么你在某一生也可能是一念的妄动,是往邪恶的地方动,你今生的色身短命多病,受用的果报也特别的卑贱。所以说,我们的色身是在过去生的某一生,遇到某一个环境,结果仁者心动,心动以后就创造一个业力,那么今生把它表现出来。就好像:虚空本来没有一个华,结果突然间我们眼睛一瞪,诶!华出来了,等到结束的时候,这个华又消失掉,这个就是我们对色身的观察。

    所以如实空义——这个空观所观察的是心性的本体,是离一切相的。但是假观所观察的是心性的作用,叫做循业发现,个人循业发现的。

    我个人有一个小小的经验,跟大家报告一下——

    我在讲《楞严经》的时候,有一天…我要回我的房间,结果我开门的时候,不小心,这个门撞到我的头,产生一个包。那我就想:我这个头的包从什么地方来呢?你说,门给我这个包,不对!这个门是个物质,它怎么可能把我头上的包创造出来呢?你说,我头上自己产生的,我头上也不可能有这个包啊。那是从什么地方来?从《楞严经》的角度来说:我本来就没有这个包,但是门跟头碰撞的时候,我过去的某一个业力成熟了,就把这个包创造出来了。那么我在承受业力的时候,这个业力慢慢慢慢就像放电一样,放消失了,诶!这个包也不见了。

    所以我们的色身是没头没尾的,生命是没头没尾的。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它只就是在过程当中,因缘合和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当业力在释放的过程当中,它的确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但是你问它从什么地方来?你问它将往哪里而去?如果你一定要问的话─

    那它是从清净本然的空性而来,它也回到了清净本然的空性,所以说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如此而已!

    你说你现在的色身:比方说我释净界,我几十年后,我往生了,那我这个色身跑哪里去了呢?就跑到本来无一物的地方去了。它从本来无一物而来,它也回到了本来无一物而去了。等待下一个业力的成熟,又创造一个因缘的假相,这就是我们对色身的观察,就是所谓的即空、即假、即中,即空就是说它本来没有;即假就是循业发现;它本来没有,但它就是因为因缘就有了。这个就是我们对色身的理解,哦是这样子观察的。我们不执着,但是也不排斥,因为我们要假借这个色身。

    《楞严经》讲到五阴——

    我们对五阴的态度,跟前面对妄想的态度是不同的。我们前面对攀缘心是绝不留情,完全的破妄显真。对五阴的话叫借假修真,你一定要跟你今生的生命沟通的,一个菩萨不能够对今生的身心世界是全面的拒绝,那你就是在修出离之法,不是修菩提法。所以说,色身是暂时有,但是你好好的利用,它可以把你带回家的。

    佛法的思想是这样:

    我们从本来无一物,一念妄动离家出走了,你现在回家,你要循着你的老路回去。你当初是怎么离家出走的,你现在还是根据这个路线回家,没有其它的路线,这叫就路还家。所以我们不管你对今生的身心满不满意,你还得要利用它去创造净土的功德、创造你菩提的功德,这个就是调伏。

    戊二、明受阴即藏性

    前面的色阴是一个外在的物质的世界,这以下的受想行识是一个内心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第一个出现的,就是我们心的感受:

    举 喻

    如实空义: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晏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

    佛陀说:阿难!佛陀也是讲譬喻说:比方说有一个人,这个人的双手双脚四肢,都非常的安适快乐,百骸调适,百骸就是整个身体非常的调和顺畅,他的内心的感受是快乐的,他整个身体的感受是顺畅的。那么就在这安乐顺畅的过程当中,忽如忘生,性无违顺,他突然间忘掉自己身体的存在,他心中的感受也消失掉了,那么这个时候内心性无违顺,他的感受是安住在不苦不乐。这个违就是不如意的境,就是一种痛苦的感受;顺是快乐的感受。也就是说,我们本来的面目,从空观的角度来照见感受,当你问感受说你从什么地方来?诶!我们本来没有这种感受,人生本来是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那本来面目是一念清净的心性,没有感受,那现在怎么就有感受呢?看下一段:

    如实不空义:

    【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

    合 法

    【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心性本来是没有快乐、痛苦这一件事情,但是突然间无缘无故,在过去的某一生当中,遇到某一件事情啊,就以二手掌,这个二手掌,比喻这个根、尘,六根面对六尘,可能你是眼根看到佛像去礼拜,或者看到僧宝去供养,或者遇到法宝种种的赞叹学习。这个根尘,六根攀缘清净庄严的六尘。这个根尘的互相摩擦作用,或者是你过去六根去攀缘五欲的六尘,在那个地方互相摩擦作用,就把你的感受,今生的感受创造出来了。

    那么这个感受有四种——涩、滑、冷、热。蕅益大师说:这个涩─苦涩,就是什么呢?三恶道痛苦的感受。这个滑指的是人天的安乐感受;这个冷是二乘的这种偏空枯寂的感受;这个热呢?是菩萨慈悲荣耀的感受。这四种感受,就是这整个九法界的感受,就是我们过去生六根攀缘染净的六尘,然后相互的作用(就是:造业),就把你的感受创造出来,而我们现在的感受亦复如是。说这个感受也不真实,个人的循业发现。

    我可举一个很清楚的事情:比方说,我们有一群人,四、五个在一起喝茶,其中某一个人讲一句话,三个人听,觉得没什么,其中一个人听了就很痛苦。那你说:你的痛苦感受从什么地方来呢?你说,是这一句话引生的。不对!如果这句话,真的可以使一个人痛苦,那其他的人听到,都应该痛苦才对啊。其他三个人听了都没感受,那表示你自己有问题。我们自己这方面:可能我们曾经去毁谤过别人,我们曾经有口业过。所以这一句话,应该说:这句话,去启发我的业力。它只是敲门,那真实的感受是你的业显现出来的。

    我告诉大家一个事实——

    世间上没有一件事情是从外面来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你内心显现出来,让你自己受用,这叫自变自缘。唯识学说:你自己变现一个相状,你自己去受用攀缘。外在的人事永远只是一个助缘,没有一件事情是离心别有的,离开你的心另外存在,不可能的事情。

    我个人体验很深的一件事情:我在僧团住了二十二年,我出家二十二年,我除了在外面讲经以外,大部分都在僧团待着。我就看这个人啊,一个人发心出家了,又走了,来来去去看了几百个。你看一个僧团,我们住同样的房子,穿同样的僧服,吃同样的饭菜,有些人整天是愁眉苦脸,有些人内心充满了快乐,很奇怪啊,同样的环境啊。在家人就不用讲,因为在家人,有些人福报大,住大房子,我们出家人是:你不管你福报大小,你来到僧团是一视平等。但是同样的环境接触的时候,福报大的人,他的善业力强,他跟外面的环境接触的时候,他自己变现的这一部分是快乐的。你有罪业的人,你本身的罪业跟饭菜接触的时候,你自己变现这一部分是苦恼的,这个人循业发现。

    你迟早要明白这个道理,你才可以去改造你自己。我们一般人,都是把所有的过失推给别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生、一生,我们错误的痛苦的历史一再的重演,因为我们永远找不到问题的根源。

    一个人不能自我反省回光返照,那你就没有一个美好的来生,你今生就空过了!

    一个菩萨,你可以有一个不满意的过去,你也可以有一个不是非常满意的现在,但是你一定要有一个非常安乐的未来。就是你要觉悟,而觉悟的本身,你要先知道生命是怎么回事。所以一个人,当你面对某一个人事痛苦的时候,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去佛堂忏悔。对啊,去佛堂忏悔。你自己的业显现出来的,别人只是一个助缘。

    所以这个人的感受,是自己两个手掌把它摩擦创造出来的。所以个人的感受,这个是。所以你想知道你前生到底都做了什么事情?你看你的感受就知道了。感受是看过去,下一个想像就看你的未来,这个想就很重要了。

    戊三、明想阴即藏性

    这个想它有两个相貌:

    第一个、於境取相:感受是没有相状的,它是一个快乐跟痛苦的感受,这种直觉的感受。这个想阴它开始去攀缘一个相状,他心中肯定有一个相状,可能是一个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等,有各式各样的相状。

    第二个、然后在这个相状里面,开始施设名言;这个名言就是分别,产生善良的分别、产生邪恶的分别。

    总之,身为一个想象,第一个捏造一个相状出来,第二个在上面不断的分别,然后开始准备造业了。想就到了思,下一个行阴就开始造业了。我们看这个想阴对我们影响是太大了,尤其是:你的未来——就在你一念的想象力。

    举 喻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足心酸涩。】

    合 法

    【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佛陀解释想阴,也是用譬喻的。佛陀他讲出两个譬喻:

    第一个、谈说酢梅,口中水出。这个人他嘴巴本来没有口水,但是他心中想象酸酢,想象这个梅子,那么当他把这个酢跟梅子的相状现出来以后,他在那边谈说(谈说:就是分别,不断的分别。)诶,这时候他的嘴巴就自然的流露出口水出来。

    举曹操的例子:我们中国有一个公案叫做望梅止渴嘛,曹操他带军队去行军的时候,到了一个丛林,迷了路,这个士兵又饥又渴,士气很低落。曹操这个人很聪明,他出来讲话说:大家不要怕,我知道在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梅子林,那个梅子又酸又大,我们继续往前走,一定可以找到梅子林,就可以解渴了。那么曹操讲这个话的时候,一般人缘这个话,他就会出现相状嘛,每一个人就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