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大战略 (第2/3页)
与中国的战争,那么曰本就将面临其战略最大的致命弱点,就是曰本缺乏战争与民生的资源,根本经不起长期的消耗,一旦它无法在中国战场上达成速战速决,那么最后的溃败,也就成为曰本无法避免的命运了。
在这场大会战中,[***]投入了全部精锐!包括最精锐的德械师,伤亡惨重,但是,带给中国的却是极其重大意义。
蒋介石主动将东线变成为主力战场,有着后勤与指挥的实际需要。
因为[***]的主力与补给,多数来自长江以南地区,当时的陆路运输能力,在曰本空军的压力下,无法支持大军在北部的作战。但是若在上海作战,不但地理较近而且长江即是运输的动脉,这里也是蒋介石的地盘所在,就近指挥,比较灵活方便,在华北战线就会出现严重鞭长莫及的指挥问题,石家庄行营就是在各军协调困难,指挥失当的情形下,在混战中沦陷的。
在淞沪会战惊心动魄的三个月当中,全中国上下凝聚出了一个共识,就是为了抵抗曰本的侵略,中国“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决定,整个民族决心以全面的牺牲来面对历史危机的挑战。
从大战略上来说,当时,曰军已占领北平,极有可能沿平汉路南下,夺取汉口。汉口是中国水陆交通中枢,战略家称为“作战中心”。汉口若被曰军早期夺取,则长江下游的一切政治与经济的命脉则落入敌手,便无法西撤建立大后方之基地,就不能支援长期抗战,于是中[***]队将被迫决战。
而蒋介石决定将上海选择为会战地点,其意为绝对不能让曰军以沿平汉线与津埔线南下这个方式打过来,而让曰军反其道而行,从海上登陆,从江南登陆,先进水网地带,由东向西进攻的话,那中国的机会就来了,水网山地地带必然大大降低曰军的机械化与重炮战车能力,这样曰军就不可能在分割破碎的水网山地地形中迅速推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