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章 国祸家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0章 国祸家灾 (第3/3页)

古以来,为政者,从来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根本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前途。不是你的才德如何,而是看人君把你放在什么样位置,把你交给怎样一个上司,你将与他一荣俱荣,一毁俱毁。胤礽的不幸正是廷瓒不幸的根源,假如胤礽有幸继承了大统,廷瓒就将是辅首大臣,位居弟之上。

    康熙是深谙此道的,所以他能对事不对人,宽宏大量对待不危及他皇权者。康熙的宽厚仁爱,更多表现在他对庶民百姓的关爱。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他爱民也正是为巩固国运,不使大清的御艟在民众之水下倾覆。他微服私访,体恤民情,发现灾情,倾廒赈济;严禁始于前朝八旗的“圈地”,使农牧民有地可耕有草可牧;严厉惩治贪官污吏,使黎民少受搜刮之害;特别疏河治水,不遗余力,数十次冒着夏暑冬寒,南巡阅河,足迹踏遍黄河上下,长江南北,与臣工共商治河方略,终于使黄河清,长江中、下游连年丰收,出现康熙盛世。

    张廷玉从内心钦佩当今圣上的,正是这一点。数典阅祖,要找一个严刑峻法的明君易,而要选一个爱民护民的仁君难。康熙有如此难能可贵之处,从小受到仁民爱君儒学熏陶的张廷玉,对为当今当牛作马,言听计从一点也不后悔。他倒真希望,上天能给康熙添寿,让盛世国祚绵延下去。至于皇子中到底谁能夺得皇位,他现在还无法猜测也不想猜测。他不会为讨好未来的“诸君”,而做出对当今不利之事。

    这是他的为官之道!

    冬十月,康熙终于查清皇八子胤禩,伪造皇太子“手谕”,调凌普进禁苑乱政,陷害胤礽的罪行,命张廷玉拟旨搋夺了胤禩郡王、贝勒的爵位。

    十一月初,上察皇长子胤褆幸灾乐祸,对废太子胤礽落井下石,毫无兄弟情谊,一怒之下夺胤褆直郡王爵,并打入宗人府幽禁。

    正当张廷玉侍驾康熙在南苑行围,夜以继日处理各方复立皇太子奏折,忙得又是一个多月没有回府,未曾与家人团聚之时。这天,张府总管骑马直奔南苑,通过太监递话进来,说张宰相老家桐城有急报。当时,张相正跟皇上议事,康熙听了,关切地说:

    “快传家人进来。”

    张廷玉已木然呆在一边,他知道老家急报,决不会有好事:要么父亲重病,要么——他担心兄长之死,白发人送黑发人,父亲受不了这一打击。

    果然,家人送进来的是老家的报丧帖子:

    十一月己亥,致仕大学士张英公敦复,不幸谢世,阖家悲泣。急待

    廷玉、廷璐、廷瑑兄弟回乡治丧,并呈请皇上谥封。

    张廷玉看过丧帖,已是悲从中来,泪流满面。想不到前后不到两个月,兄长与父亲竟相继仙逝。如他所料,父亲遽逝,皆因大哥之亡引发老人之病。他捧着丧帖走进乾清宫,康熙要过丧帖看了一眼,默默无语枯坐了一会儿,突然对侍立一旁的李德全说道:

    “传朕旨意,谥封致仕大学士张英为文端,着皇三子诚郡王、领侍卫皇子胤祉,代朕前往桐城致祭。张家一门清官,着内务府发悼银白金五百两、表里缎二十匹。着善扑营将军鄂伦岱率五十骑,护卫皇三子、张中堂回桐城奔丧,沿途府衙、驿站迎送不误。钦此!”

    张廷玉跪伏于地,谢过皇恩,李德全传旨去了。康熙却似乎意犹未尽,在殿内踱了几步,回顾张廷玉道:

    “衡臣,朕与令尊,不光是君臣,还是诗友。他的诗典雅,闲散,虽不及王士祯,但也诗如其人。如今他也走了,朕给他送两句话,聊表挽意吧!”

    “谢皇上!”张廷玉又要叩首。

    康熙止住他道:“勉了,回家有你叩的。”转对代李德全候传的邢年喊道:“绢、笔侍候!”

    一会儿,康熙濡墨挥笔,在黄绢上写下两行大字。张廷玉泪眼模糊中,只见那两行字,活脱脱是他父亲一生的写照,这也足见皇帝对父亲相知之深。

    康熙写的挽联是:

    奠文端公张英大学士

    执笏无惭真宰相,

    盖棺还是老书生。

    四十七年十一月甲辰日  玄烨识

    张廷玉跪接过康熙御赐的挽联,真是万分感激“皇恩浩荡”,康熙对父亲一生“盖棺论定”的评介,这是多少金银都换不来的。先父在天有灵,亦可含笑九泉了。他向万岁爷磕了三个响头,康熙伸手扶住他说:

    “衡臣,快回家准备起程吧!一般臣工父丁忧最多可准三年,但朕只能给你三月,你一定能体察朕之用心。上书房和朝廷都离不开你呀。”

    张廷玉深感康熙知遇之恩,拜别道:

    “皇上放心,三月内我一定回京。”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