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1章 天地会总舵主朱三太子!(求订阅,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1章 天地会总舵主朱三太子!(求订阅,求月票) (第2/3页)

又把书名划掉,写上了《天下为公论》五个字儿。

    实际上这本《明夷待访录》并不是原版的,而是王忠孝边抄边改出来的,只保留了“原君”、“原臣”、“原法”、“田制”等四篇,并且重点突出了“原君”和“田制”,还将“田制”改写成了“均田制”。

    而在突出了“原君”,改写了“田制”之后,这《明夷待访录》就变成了一本彻头彻尾的反书!

    王忠孝把书交递给了于师爷,低声嘱咐道:“师爷,这书你拿着,回头多抄几本,算是朱三太子的.记着,要用左手抄,免得让人认出伱的笔迹。”

    “知道,”于师爷连连点头,“保管他们认不出来!”

    王忠孝又道:“师爷,这书的末尾有一首《大同歌》还要单独抄上几份。等抄完之后,再挑上一套带去苏州,回头一起栽给那个朱三太子。等咱们从江南回来,这本《天下为公论》和这首《大同歌》就能借着朝廷的谕旨,搞得天下无人不知了!”

    原来王忠孝那么急着把天地会给搞出来,就是想接着这回下江南、除朱三的机会,把这天地会的招牌打响,让天地会的主张为世人所知.而康熙和大清朝廷,则是天地会最好的宣传员。

    实际上,这个朱三太子的动静搞得那么大,一多半的原因就是大清朝廷太敏感,到处抓到处捕,搞得天下汉人都知道还有这么一号想要反清复明的英雄。

    只可惜这个朱三太子也没什么主义,也不大会激励人心,更没什么组织.所以反来反去都反不起多大的浪花。

    “《大同歌》?这是什么歌?”于师爷这时已经翻到了书的末尾,正在看《大同歌》的歌词儿。

    “这是天地会的会歌.你们听好了!”王忠孝清了清嗓子,然后就用低声吟唱起来:“起来,勿为穷苦之贱民!起来,勿为待宰之羔羊!满腔之热血已然沸腾,吾等应为天下大同而争之.旧世界,必为吾等摧之,千万之黔首团结奋起,勿言吾等布衣卑贱,王侯将相岂有种乎?这是最后之斗争,万众一心,光复中华,天下大公!这是大同之黎明,戮力齐心,大同主义,必将实现”

    这王忠孝的《大同歌》用得就是那一曲大气磅礴、慷慨激昂,激励了无数人抛头颅、洒热血的曲调。现在虽然没有伴奏,只是清唱,但依旧让在唱的几人有了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仿佛他们已经置身反清革命的战场上,同数以千万的抗清义士一起,列着大阵,举着刀枪,高唱着《大同歌》,迎着八旗兵射来的箭镞和子弹,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一曲歌罢,书房之内的气氛已经变得无比庄重。所有人都站在那里,王忠孝则将一张写了“天地会”三个大字的宣纸高高举起,用庄严的声音宣布:“奉朱三太子令旨,天地会现在成立了.诸君,愿入会否?”

    “愿意!我等愿入天地会.”

    康熙八年,隆冬时节。

    在北直隶沧州府的天津卫和青县交界处,已经冻结起来都可以跑马的大运河边上的官道上,一支数十骑的队伍,正浩浩荡荡地一路南行。走在当先的是两名身材挺拔高大的男子,一壮一少,俱是顶戴行装,身披斗篷。两个顶子,则是一红一蓝,远远一看就知道是了不得的大官了。

    这两位,正是王辅臣、王忠孝这对父慈子孝的好父子了。

    而紧跟在这对父子身后的,则是一个金顶小官,长得也是一表人才,正是王忠孝的大舅子,王辅臣的贤侄杨起隆了。

    忽然,骑马走在最前头的王忠孝勒住了胯下的走马,停在了一座夯土包砖的小城之外。

    杨起隆也赶了上来,停马在了王忠孝身边,然后扬起马鞭一指前方运河边上的小城,介绍道:“世凯,这是一座驿城.称为小站城,附近还有另外两座一般大小的驿城,现在都空着。

    周围一带都被圈作了八旗马厂,有现成的马厂衙门、库房、马厩可用。运河则从驿城东面通过,运点什么东西特别方便。此地位于天津卫和青县交界处,往西南三十里便是青县县城,往东北七十里就是天津卫城了。”

    王辅臣这个时候也策马到了王忠孝身边,四下看了看,点点头道:“倒是个屯兵练兵的好地方.依着运河,交通便利,周围又是马厂,极为开阔,练兵总管大臣的衙门可以摆在天津卫或是青县。世凯,你选的这个地方还真不错啊!”

    当然不错了!

    小站练兵,专终大清.那还能有错?

    王忠孝笑着对王辅臣道:“爹,孩儿建议您就把总管大臣的衙门设在小站城内.虽然前后不着的,但胜在清净!您可以牢牢看住您自己的那一镇兵。至于另外两镇,您既然管不了,就把他们摆在青县和天津卫。

    另外,孩儿的精武门也可以从海淀迁过来。精武门里面也有百十号精壮少年,都跟着孩儿还有麻子、大炮、王安、王全他们练过的,而且还都粗通文墨。爹爹再好好带一带他们,把《骑枪突击二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