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章回家路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章回家路上 (第3/3页)

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和这个家庭没有任何关系。

    漫长的5年时间,唯独母亲、老祖母和姐姐给他留下了难以割舍的情怀,使他时常思念他们。卢一鸣除了后世的记忆,10岁前的记忆全部消失。说来奇怪,唯独老槐树下那段过程,至今都历历在目,他不知这是为什么?

    五弟忍不住插话:“大哥,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卢一鸣笑笑说:“后来很简单,我到上海,招工去美国,修了两年铁路,到东部工业重镇匹斯堡呆了几年,然后,到西点军校学了三年,最后回国。”卢一鸣开始撒谎。

    三弟不解地问:“大哥,你上过军校?”卢一鸣答:“我在美国西点军校学习了整三年,不是大哥吹嘘,我的军事素质连美国人都佩服的五体投地。”所有人都睁大了吃惊的眼睛。

    卢一鸣又说:“我的真实姓名不叫卢一鸣,应该叫卢郑明,一鸣是我自己改的。”说完卢一鸣站起身遥望着北方的夜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假如,卢一鸣把真实的情况告诉弟兄们,说自己是从一百年后穿越来的,灵魂附在一个十岁的孩子身上,他们能相信吗?除非你是神。

    晓行夜宿,大队人马不出三日便到了山海关。雄伟、壮丽的山海关,巍峨耸立。它背靠医巫闾山,前临渤海湾。自明朝朱元璋命魏国公徐达主持,率部修建此关,即今之山海关,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600多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山海关不朽的传说。

    山海关一经建成,便显示出巨大的军事价值。山海关所在的位置,恰好处于河西廊的咽喉,于山海之间,仅一线之通,这一狭长地带,位于辽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

    山海关像一把大锁,牢牢锁住了东北进入华北的陆路交通。在交通工具与军事技术不发达的三代,它的确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雄关。后来事实完全证明了这座雄关的巨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像努尔哈赤、皇太极那样雄才大略,清{后金}八旗军队那样骁勇善战,在辽西徘徊了二十多年,整整两代人都无法打破这座雄关的防御,只能望关兴叹,驻足却步,几度临关又几度无功而返。难怪古人称公布它:“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但是,历史进入现代,山海关的险要已不复当年,虽然雄风尤在,只能默默的向人们展示昔日的辉煌。

    卢一鸣向人们诉说了山海关的历史,他渊博的历史知识把人们带入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意境,骤然间,在大伙心中他的形象高大了许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