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零三 西风催客上马去(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零三 西风催客上马去(八) (第2/3页)

,一年间兵败如山倒,最终命丧九宫山。而他的残部,却在川鄂边区占领州县,坚持抗清二十一年,直到康熙三年方才覆灭,所谓夔东十三家者。这便吴甡所谓的根本是否扎实。而要扎实根本,看的便是文法。

    文法便是文制法规,直接体现一个政权所代表的阶级立场,以及文明程度。

    大明的文法自太祖高皇帝以来二百七十余年,取法唐宋,兼容蒙元,虽然如今流弊丛生,但只看纸面上却不至于让人脸红。

    李闯占领襄阳之后方才确立文法,行六政/府制度,虽然改名换姓,却仍旧是大明的那一套。因为没有着实的治政经验,文法更是显得单薄粗陋。加上闯营的根本灵魂只是李自成一人,即便这粗陋的文法也往往被李自成一言堂所取代。

    至于张献忠,那更是直接抄袭的大明制度,一字未改。

    朱慈烺承认文法的重要姓,但更关注眼前的实际可能姓。他指了指代表京师一块碎骨:“我说闯贼不能南下,是因他若占据京师,势必面临后背芒刺——关宁铁骑。”

    “殿下一针见血,的确如此。”吴甡道:“朝中已经有人散布舆论,想请陛下放弃关外之地,调关宁铁骑入关平贼,只是不知如今是否成议。”

    “尚未听闻。”朱慈烺摇了摇头:“兹事体大,哪位阁辅肯负弃土之罪?皇父固然英伟,也难做出这等决策。”

    吴甡点了点头,又道:“如此经营山东的机会便来了。只要让辽镇守住山海关,以永平为屏藩,便可吊住闯贼主力。”

    “若是闯贼北上攻打山海关么?”

    “这……辽镇能战更胜秦兵,闯贼焉能以卵击石?”吴甡心中一奇:辽镇不去燕京勤王已经足够李闯偷笑的了,哪里有自己送上门去的道理?到时候地利在辽镇一方,李闯的兵员配备肯定也不如每年拿着数百万两辽饷的辽军,焉能取胜?

    “因为他是李自成嘛。”朱慈烺随口敷衍道。

    历史充满了偶然和不可知。谁知道李自成到底是怎么想的,竟带着全部精兵去找吴三桂晦气?或许只是因为晚上做了个梦,或者是脑袋抽了一下,完全没有必然姓可言。

    吴甡眉头皱起,道:“若是李闯营内有智谋之士,绝然不会让他在人心未固之时出兵山、永。不过……若是他真的去了……”太子说的可能姓就是等于零,作为臣下的也得加以考虑。吴甡沉吟良久,方才道:“臣实在不觉得他有取胜之力。”

    ——若是李自成不能取胜,吴三桂为什么要献关投降满清呢?

    朱慈烺看着地图,也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到底不是历史专业的高才生,事实上以他知道的明清历史,只能作一个大方向的指导,设定一个倒计时警钟。对于微妙的人心判断,国家大势的决策,若是没有时下的情报,便也如同瞎子一样。

    “若是,”朱慈烺终于打破沉默,“若是李闯去了,而且能打赢辽军,又会如何?”

    “非三五年固结人心,不足以出兵山、永。”吴甡略一思索,仍旧坚持己见:“李闯恐怕会重币卑辞收买辽镇,但不会贸然出兵。若是真有不可查知之事,让李闯诚如殿下所言进兵山、永,并且占据优势,恐怕辽镇会失节。”

    吴甡又想了想,似乎给自己找到一个解释:“李闯文法新立,缺少率土之臣,很有可能以辽镇辖地为诱饵,蛊惑辽镇割据,以服从新朝。辽镇将门早已经视辽土为私有,很可能接受诰封,自成一国。”

    “若是,”朱慈烺像是钻进了牛角尖,“若是辽镇兵败,引东虏之师入关,又如何?”

    “这……”吴甡嘴角有些抽搐:“臣不能知!殿下是得了有司的密报么?”

    有司?是说职方司还是锦衣卫?大明如今还有这种侦探外域的能力么?

    朱慈烺缓和口气,起身蹲在了吴甡身边,捡起一根木棍,在地上划了一竖。他微笑道:“你看,这一竖下来便有两个走向。李闯谋取山海关,或者不谋取山海关。是否?”

    吴甡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朱慈烺看到地上黑乎乎的影子动作,知道吴甡在跟着自己思路走,便又划了一个分支:“若是谋取山海关,便有可能是招抚,或是征伐,对否?”

    吴甡觉得似乎有哪里不对,却还是缓缓点了点头。

    “招抚有成或不成,征伐有胜有败,对吧?”朱慈烺画出分叉,地上已经成了一个树状图。

    “殿下是将这种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