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仿制成功 (第3/3页)
几乎达到四十万人,这些人口几乎已经与整个辽东相当了。
庞大的人口带来的是庞大的生产力,反映在徭役上非常明显,火器厂的修建有了民夫的帮助变得飞快,嫩江上下已经建起了许多大型水车,齐齐哈尔的外延城墙也开始了修建,另外田地还在不断的开垦。整个齐齐哈尔呈现出了无比的繁忙之像。
虽然火器厂还未落成,但是戴梓对于火器的研究,从开往齐齐哈尔的马车上就开始了。正当胤祚在都统府里一边品茶,一边教二丫数学的时候,戴梓找到了他,并且激动万分的递给胤祚一杆火枪。
胤祚才懒得管戴梓擅自闯进来,算不算失礼,打量起那火枪,大概有十斤重,按照胤祚的要求,把枪托设计的非常贴合人体工学,形状上已经和二战时的毛瑟步枪几乎一样了。
枪管的长度比俄国人的步枪略短一些,大约四尺五寸,可以让士兵跪姿完成装弹。
枪身的材质、做工,枪管的工艺,都比俄国枪胜上一筹,而且枪管中已经刻上了膛线,整齐的螺旋纹,散发致命的美感。
戴梓递给他的定装火药也与俄国人的相差无几,也是颗粒火药,铅头弹丸。
胤祚接过枪后打量了一阵,二话不说,就拉着戴梓去了校场,此时校场上的李庆还在带着士兵们练习队列和刺刀,近两个月时间的练习和重复,虽然枯燥无聊,却让他们把这些动作印刻到了肌肉里。
胤祚找了一面练习弓箭用的靶子,给靶子披上了清军的棉甲,站在距离靶子一百步的地方,填弹,发射,巨大的后坐力让胤祚的肩膀一麻。
铅弹在火药的作用下,被飞快推出枪膛,膛线给予了子弹致命的高速旋转。
砰的一下,棉甲胸口,出现了一个黑洞,在棉甲的后背上也留下了一个更大的洞。
胤祚又依次推到两百步、三百步、四百步来装弹开枪,子弹均准确命中了棉甲,而且穿透了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