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清明 (第2/3页)
刀挎剑的,看上去很有些安全感的,跟着他们遇到贼匪也不
白丢了性命,所以这群人的身后便跟了这么一支由各的队伍,还有越聚越多的架势。
前面的队伍初时还很是警惕,也派人过去问过的,在知道了这些人的意图之后,也便不再理睬了。
这些人以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为,这人眼角眉梢总带着一股凌人的傲气,身上穿着一身藏青色对襟胡服,脚上踏着一双流金云纹胡靴,一眼看上去,干净利落,透着一股勃勃的英气。
此时他嘴角含着莫名的笑意,正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身旁那个三十多岁的文士说的话儿,在说完前面的几句之后,这个文士也是来了兴致,看了一圈周围听的聚精会神的护卫,笑着道:“今天本来是古时的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源于春秋之时,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护送重耳逃亡,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地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归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唯独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
可是,介之推不愿为官,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第二年,晋文公与群臣素服登山祭奠介之推,他们现安葬介之推的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上前折了柳枝,围成圈儿戴在头上。并将杨柳挂在门外以示纪念。
后来人们将寒食和清明两个节日混在一起,所以唐后的清明节也便是寒食节,也有以柳枝圈头,或是挂于门外的习俗了。
不过如今圈头之风在黄巢之乱后被禁,到是插柳之风盛行不衰……
正说地高兴,却听旁边有人扑哧一笑,瞪眼看了过去。落在那人身上的时候。文士脸上却是一红。本来有些恼怒的眼神儿也散乱了开来,之后更是低下了脑袋。众人看他这幅模样,都是心中暗笑,一路上这样的情形看的多了,不过每次众人还是有些忍俊不禁的。
笑出声儿来的那人只有十六七岁年纪,也是一身文士打扮,他身材有些矮小,圆领儿偏开月白色地长袍穿在这人的身上显得空荡荡的,好像一阵风儿来了就能把他吹走一般。
凝脂般雪白的脸上,一双明亮灵动的眸子波光流动,无形中流露出一股惑人的媚态,不用说了,此人一看便知是女扮男装的女孩儿家了,头上地万千青丝都收拢在冠帽之下,露出雪白修长的颈子,坐下一匹没有一根杂毛的白色小马儿,乍一看上去,真还就是个风神如玉的谦谦君子来的。
这时她脸上含笑,清脆的声音随着这春风传入众人的耳朵,“子平兄说到也不错的,不过晋文公所定寒食节确切时日已经无有所载,如今地日子却是唐时定下来的,玄宗皇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可以追朔至千年之前,早在西周时就有墓葬风俗,《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之时扫墓之风气便已十分盛行,到得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以防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嬉戏之技,健壮体魄,以防疾病,祭祖扫墓之外,还是大好地游玩时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声音有些低沉,诗中伤春之意借她婉转地嗓音表达出来,让众人心中都不禁一堵,不过许是不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