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八章 一分(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八章 一分(上) (第2/3页)

是没有少十分吗。”

    “我们教训子女,你不要插嘴,惯下去,可没有好事,”李母说道。

    奶奶不劝还好,一劝,李广平又要动手。

    得,我还是逃吧。

    乘着奶奶将父亲胳膊拉住时,李默逃了。

    其实这就是李家搬到李庄所带来的副作用之一。

    李广平教育李默粗鲁暴烈,有内部的原因,现在子女多,都不稀罕,许多人家都采纳武力方式来教育孩子。

    父母想望子成龙,要求严格。但他们弄不懂要求严格的含义,以为要求严格就是用棍棒狠狠地抽打。

    还有一个外部原因。

    农村人也不全是坏人,好人还是有的,并且不少。就像前世,没有多久,李家与塘湾村老生产队四个村子许多人关系相处得不错,相互敬重,一有事立即互相帮忙。但问题是李广平后面是李大富兄弟三三户人家,不能算是绝对的坏人吧,可他们都有些持强凌弱的坏习惯,于是李广平夫妇偶尔就会受到一些窝囊气。

    前几天李大富上门找麻烦,以前也找过几次麻烦,实际还好了,只是动口。

    农村人淳朴,淳朴的另一就是粗鲁。

    能动口就能动手,李母个头算是高的,李父的个头不高,块头也小,另外在李庄这边真的没有人,单门独户,李大富真动手将李广平揍一顿,向谁申诉冤枉。

    闹到派出所,顶多赔一个医疗费,连营养费都不用赔。

    这种环境下,李广平夫妇心情会越来越压抑。子女做得不好了,往往就成了最好的出气筒。为什么李默一直认为搬到李庄是坏事,就是此故。大人受气了,小孩子都跟着倒霉。

    但在河港村不同的,几个舅公表姨,还有两个干亲家,父亲的干儿子、自己的干爹干娘都在哪边,谁敢欺负。前世五六岁的时光,李默记得不多了。只是依稀的记得那时家里虽穷,但一天到晚有许多人来玩闹,十分热闹。在李庄可不可能?可能是不及李庄条件好,日子过得穷一点,但人会很开心。

    换一个比喻吧,就像有人认为美国富,立即移民,结果发现人家是富,但是白人的天堂,作为黄种人,岐视欺压排挤无处不在,怎么办呢,只好忍气吞声。

    李默叹了一口气,继续往前跑。

    不是离家出走,只是挨了一个大嘴巴子不算什么,前世他读中学时,成绩下降,父母那时打得才叫狠呢,用上皮开肉绽这个词,都不能说是形容词。

    但这个理儿得说通了。

    这是小学的,上了初中,不要说语文,就是数学也不能保证能考到九十八分。

    可能那时他不在县二中就在市一中。

    而且没有意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