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电影节主席 (第2/3页)
什么轻视。
NormanWang为欧洲三大推荐过不少优秀的华语电影,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喜宴》、《霸王别姬》、《春光乍泄》、《天浴》、《鬼子来了》、《花样年华》……
莫里茨1940年出生,比谢非大两岁。瑞士人,拍摄纪录片出道,已经做了二十年的柏林电影节主席,对柏林电影节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这个人的经历很传奇,六十年代风云激荡的巴黎、冷战下的柏林电影节、“w哥”结束之后的华夏……他以一位外国人的身份,登上柏林电影节的主席之位,在位的二十年里,重新塑造了柏林电影节的独特个性:年轻、政治、第三世界,也是他把华夏电影推向国际舞台……
燕京的11月底已经有了几分冷意,莫里茨穿着一件厚实的黑色风衣,把肥胖的身体裹在里面,头发也有点花白,肥嘟嘟的肉脸上一双明亮的眼睛非常引人注目。
几人闲聊了几句就向北电隔壁的北影厂走去,走到门口,倒是遇到了不少熟人,都是北电的校友,有些林东峻也认识。
比如许啨、左小清、梅亭。
这不看到谢非和林东峻陪着一老外走进来,许啨主动过来打招呼,“谢老师,林师弟,你们也是来办事啊?”
谢非淡淡地点了点头,也没有介绍的意思,林东峻主动开口道:“来陪哈德先生看部片子,你们这是?”
“嗯,我也是来面试一个角色……”
“哦,那行,我们先去忙了,回聊!”
林东峻看到远处又有人往这边走,只得刹住话头,正事要紧。
《吕得水》电影票房突破三千万,虽然被人家喷了不少,不过几位主演的演员这段时间可是红的发紫,林东峻也算是一战成名了。
最近他接到了不少的庆贺电话,呃,以往只是点头之交的人现在也熟悉了起来。中影已经在筹办三千万庆功会了,只是因为这两天林东峻一直在忙新电影的参赛事宜,稍微有点推迟而已。
四人直接来到了北影厂的剪辑室。杜媛和陈正文带着助手已经在里面了。两位配乐人员有时候不会过来,呆着酒店或者其他地方激发灵感写配乐。
这段时间两位剪辑师算是累坏了,双眼都熬得通红,林东峻已经给这两人许诺了,剪完片子除了工资一人包一个大红包——5万块,算是答谢人家。
嗯,口头上的答谢一直就没停过。
给两位剪辑师介绍了莫里茨之后,林东峻和杜媛拿起粗剪版的工作拷贝,招呼几人前往放映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