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不同的路 (第2/3页)
然和专注于搞艺术片的第六代们没什么交集,不过对于国内电影届第六代杠把子之一的贾章柯还是比较了解的。
这一世,在亲历这个年代之后,对某些信息更是非常详熟:
贾章柯70年生人,比林东峻大十岁。中学时就已经在《山西文学》发表小说,后来高考失败,没有考上大学,在复读的日子里,贾章柯写了一篇文章,亲自登门给了山西作家田冬照。
田冬照觉得这年轻人很有天赋,能吃文字这碗饭,后来辗转托付几个朋友,好不容易才找到贾章柯。贾章柯当时递文章时忘了留联系方式。
然后贾章柯就进了作协的读书改稿班。
在改稿班里,贾章柯时不时能见到文学界的大拿,在老师的指引下文字水平也是突飞猛进。
田冬照老师意外得到一位佳徒,也是非常高兴。不过,有一天,贾章柯在看完某部电影后,被电影的表达方式所吸引,想要成为一名导演。
犹豫再三,贾章柯还是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自己的老师,田冬照也很失望,不过,理想为大嘛,最后还是同意了贾章柯的想法。
91年,贾章柯开始报考北电,最后,93年考上了北电文学系。进入大学之后,有一段时间贾章柯非常迷恋霹雳舞,每周六去学校周围的迪厅跳霹雳舞,被称为“霹雳舞少年”,过上了黑白颠倒的生活。
1994年,这是一个神奇的年份,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世界电影达到巅峰,佳作井喷,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一年也被称为“上帝看电影”的一年。
贾章柯重新被理想击中,戒掉了霹雳舞,在学校成立“青年实验电影小组”。这年冬天,贾章柯拍了短片《小山回家》,片子在香江国际影展短片竞赛单元拿了最佳故事片。
这期间他认识了一个香江投资人,97年毕业之后拍摄《小武》的资金就是这位投资人投资的。
说起小武,就要提到贾章柯的某个同学,在老家汾阳看守所上班,有一天两人聊到了班上其他同学,说起其中一个同学做小偷被抓了,每天隔着铁栏杆和他说话,探讨人生哲学。
这个故事一直留在他的脑海中,他开始写剧本。后来剧本完成后,他拿着这个剧本找到香江投资人拿到了二十几万的资金,花了21天,这才有了《小武》的诞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