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副县长很生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八章、副县长很生气 (第2/3页)

为县长助理、农委主任的机会。可这一个处分,就让他丧失了这个机会。一等就是两年。

    现在,当年的情形差一点再现,让于峰如何不恼?

    县长办公会后,于峰马上把于局长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老于呀,新春乡提前办理采伐证,到底是这么回事?嗯?还有,他们擅自出售还未开采的林木产权,有没有毛病?”于峰脸色阴沉,冷冷地问道。

    于局长一脸苦相,但眯起来的眼神里,明显流露出不屑和不以为然。当然,他掩饰得非常之好,于峰根本不会觉。

    于局长是个老资格的科级干部了。在公社时期,他就担任过公社书记。后来,社改乡,他调任了县林业局局长、党委书记。他当公社书记时,于峰还是县里民政局的一个股长。只是世事变迁,于峰后来下派到乡里,由副乡长、副书记、镇长、镇党委书记到如今升为副县长,成了于局长的顶头上司。

    在于峰做镇党委书记时,两人关系很不错。可自从于峰升为县长,便有了变化,架子大了,私人来往少了。因为要体现县长的公正无私,还有意拉开了和于局长的距离,怕别人说他拉帮结派。

    对此,于局长心中十分不以为然。任何一个领导,都会有一个圈子。哪怕贵为主席、总理。

    这个圈子是自然形成的,是建立在相互了解之上的相互信任。只有了解和信任了,上位者才会把责任放心地交给你。因为你会理解意图,知道轻重;会不遗余力的贯彻上位者的精神,达成上位者欲达到的目标。这就是所谓的心腹效应。

    于峰在这一点上做的并不到位。

    本来,于局长很容易就会成为他圈子里的骨干,可于峰却把这样的机会错失了。距离拉大了,心也离远了。用于局长和几个铁杆手下的话来说:于县长驭下的手段还不够火候,还很欠缺。怕替下面担责任,是自私。这样的领导既无法同甘,更无法共苦,是个不可追随的领导。

    事实也验证了于局长的结论。于峰上任副县长两年多,对林业局的工作支持的很少,更不要谈政策的倾斜和关键时候给说话了。反而为了得到穆书记的赞赏,对林业工作没少批评,没少加压。于局长有时都暗想:于峰凭什么上的位?就他这套带班子的水平和用人的手腕,怎么能够当了五年多的镇党委书记?难怪那个副乡长瞒着他办事。牵连他了也是活该。

    对于峰,于局长还真不敢顶撞。因为触怒了他,他可真整人。两年来,于局长和他虚与委蛇,倒也相安无事。今天,于峰叫他来县政府,他就知道肯定和新春乡的事有关。于峰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