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四章 科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四章 科举 (第3/3页)

据典的空谈高论,没有一点实际的。

    他刚起身,就见蔡文姬从门口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男子。

    她的婢女一直推挡,那男子却牛皮糖一样,贴着不放,似乎一直在低声说着什么。

    刘辩目光微动,不动声色的靠近。

    “嫂子,你帮我说一说,兖州补缺那么多,一个县令,还不是蔡公一句话的事情……”男子见刘辩靠近,话头一顿,戒备的板着脸道:“你是谁?我不管你是谁,休想打我嫂子的主意!”

    蔡文姬是来还书的,转头见是刘辩,急忙要行礼,刘辩却一摆手,笑呵呵的道:“我与蔡小娘是旧识,你要是想去兖州补缺,怎么不去太学参加录考?”

    男子目露怀疑的在刘辩与蔡文姬脸上来回巡视,似想要发现什么。

    蔡文姬眉头一蹙,冷色道:“五叔,请你自重。”

    男子好像被激怒了,陡然大声道:“蔡琰,我告诉你,虽然你还家了,但依旧是我卫家的妇人,你若是与人通奸……”

    啪

    他还没说完,刘辩一巴掌又狠又快的扇了过去。

    卫仲仪愣住了,完全没想到,怔怔的盯着刘辩。

    刘辩神情如常,斜视着他,道:“你要继续喷粪,我一颗颗敲掉你的牙齿,拔掉你的舌头。”

    卫仲仪不知道刘辩的身份,蔡文姬可清楚,双目警告的看着卫仲仪,平淡道:“走吧。”

    “贱人!你赶我走?”

    卫仲仪被激怒了,巴掌打向蔡文姬。

    刘辩一见,一手抄过蔡文姬,一脚飞起,直接将这卫仲仪踹的连连后退,倒在地上。

    潘隐见着,与门外的便衣禁卫一个眼神。

    四个禁卫冲进来,将卫仲仪捂着嘴,拖了出去。

    蔡文姬见着,连忙从刘辩怀里挣脱出来,低声道:“谢陛下。”

    “带两个家仆出门吧。”刘辩点点头,与蔡文姬也没什么可聊的,转身离开。

    蔡文姬等刘辩走了,眉头才松开,轻吐一口气,面纱的下俏脸绯红。

    刘辩出了招贤馆,并没有回宫,而是来到了朱雀门外不远处,御道边上的一排民房前。

    潘隐站在刘辩身后侧,低声道:“陛下,户曹那边都已准备好了,预计下半年有钱了,先一步拆掉这些民房。”

    刘辩点点头。

    随着尚书台的不断扩大,来来往往的人太多,不宜继续留在宫里,是以,将六曹搬出皇宫,一直是既定计划。

    拖延到下半年,是因为差钱。

    而此时尚书台内。

    杨彪,王允,荀攸三人正在小会议厅议事。

    三人脸色都不太好看,因为他们身前的小桌上,摆着三十多道奏本。

    荀攸看着杨彪与王允,道:“丞相,王公,这十二本,是弹劾兖州丁史君无能败事,要求逮捕入京问罪。这二十多本,是弹劾武威将军曹操纵兵劫掠,杀良冒功,僭越不法,夷灭桥氏等等。”

    杨彪端坐着,胖脸俨然,道:“陛下不是说,兵务之事,当由大司马府负责吗?”

    荀攸道:“这是大司马府刚刚送来的。”

    王允目光淡漠,道:“桥冒逃匿,兖州未定,厄需安抚,丁原不能离开。曹操此番征讨太过顺利,其中必有蹊跷,我意先将曹操调回京问罪!”

    杨彪看着王允,心里莫名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荀攸是知道刘辩的旨意已经到了兖州的,不动声色道:“丞相,王公,大司马府的意思,是请陛下圣断。吏曹的想法是,丁原、曹操都暂留兖州,丁原败事,褫夺兵权,至于曹操,暂领兖州兵务,待彻底平定匪患再说。”

    “不可!”

    王允断然道:“曹操深得圣眷,理当谨言慎行,以报君恩。而今,纵兵劫掠,杀良冒功,僭越夷族都做出来了,还要什么是他不敢的!”

    杨彪看着王允,心里别扭,他觉得这王允有意的在针对曹操。

    荀攸倒是没有多想,见王允这般坚持,抬手道:“丞相的意思是?”

    杨彪与荀攸对视,迎着他的目光,眨了眨眼,忽猛的惊醒,坐直身体,重重点头,道:“荀尚书有理,就这么办吧。”

    王允脸色一沉,道:“曹操这般狂悖,他日惹出滔天大祸,有损圣明,丞相可要想清楚了!”

    杨彪板着脸,道:“本相主意已定,无需多言。”

    王允见杨彪越来越有丞相威仪,双眼冷冽,心中大是恼恨。

    这杨彪惯常糊弄,曹操被二十多人弹劾,居然毫不作为,还任命他领兖州兵务!

    这不是给他坐大的机会吗?

    有朝一日,曹操尾大不掉,看你们如何自处!

    荀攸见着,转移话题道:“丞相,王公,接下来,是兖州的补缺一事。”

    杨彪看着他,小眼睛眨动,道:“陛下之前不是说,以太学、鸿都门学大考,择优录用?”

    荀攸故作思忖,道:“是。不过下官仔细想来,天下世人并不尽在太学,有很多人苦无举荐,遗才于野,是以,下官提议,在太学考校,不分太学生、鸿都门学生,有志之士,即可入考,择优而仕。”

    杨彪闻言,面露思索。

    这样安排,倒是无不可,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他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又说不上来。

    王允想了一会儿,道:“太学、鸿都门学未必足够,还须发文,命各州郡察举、举荐。”

    荀攸道:“王公,这样恐是来不及,兖州势情如火,厄需补缺。”

    王允皱眉,道:“那,就近调迁?”

    荀攸还是摇头,道:“青、冀、豫皆不能安定,司隶无法一下子调出那么多人填补兖州。”

    杨彪左思右想,也没想出哪里不对,看着荀攸道:“吏曹的意思是?”

    荀攸道:“吏曹的意思,以尚书台名义,发文天下,定下日期,每三日或十日一考,以补兖州官缺。”

    两更一万字。求月票~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