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七章 酒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七章 酒味 (第2/3页)

就不去书堂念书了。

    难道是三哥?

    噫,感觉这个答案一点都不让人意外呢。

    三哥那脑袋,据以前一位书堂的校书博士说,那里头装的都是豆腐渣,书也读了几年,到现在一篇最简单的述记也写不出来,能记得、会写的字连大带小全算上大概有个二三百?这些字还都是那些笔划少些的,笔划稍多一些,他就开始分不清楚了。刘琰亲眼见过,他把东和柬就搞错过,这还是天天常见常用的呢,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父皇和他较劲干嘛啊?再生气也是白搭,想要三哥在读书上头开窍,除非他再投次胎才有可能。有和他生气的功夫,干点什么不好?

    结果现在父皇生气,连她都跟着挨训。

    刘琰高高兴兴来的宜兰殿,走的时候板着一张脸。

    能高兴得起来吗?回去还得重写功课。

    桂圆快步跟在后头:“公主,公主,乘辇回去吧?”

    “不坐。”

    刘琰这会儿不想回去。

    一回去就得开始做苦功,她宁愿在外面多逛一会儿。

    “去锦秀阁吧。”

    按说刘琰并不喜欢上课,更不喜欢写功课,但她其实不讨厌书。

    她不喜欢那种什么经史子集的圣贤书,不但不喜欢,有时候还很厌恶。书上说的那些大道理,教人必须这样做,必须那样做,不听这些话就是不遵圣人言,是狂悖,是禽兽,简直不配为人。

    有时候程先生在上面念书,刘琰就在下面腹诽。

    圣人真说过那些话吗?那些话真是后来人解释的那种含义吗?合着学了、遵行了圣人言才配为人,那圣人出生之前世上的那些人呢?全不算人了吗?

    可是除了这些书,其他的书还是很有趣的。

    刘琰还见过一本讲怎么做花灯的书,那上面还有许多漂亮的花灯图样,上面写了要用什么材料,一共要多少工序,还有几首为花灯做的小诗,写的好极了。

    不过后来刘琰找不见那本书了,她一直疑心是不是刘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