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桂省氏族 (第2/3页)
,就可以办理一个新的户口,把新生的孩子安置在户口下,就可以享受同样的资源和教育。
韦智杰吻了吻赵静雯的俏脸道:“今年年底回去,我就和父母及大伯说明,把你写到族谱上,将来生的孩子,都有族里的资源供养。”
“等生完孩子,我们再找个时间办酒席,我虽然不能给你一个合法的身份,但是却可以给你一个合族的身份。”
“嗯嗯。”赵静雯很兴奋,她不知道怎么形容此刻的心情。
本来她以为,自己只能作为韦智杰的外室,一直存在于世俗唾弃的尴尬中。
没想到韦智杰居然出自氏族。
在桂省并不是谁都有资格称呼为氏族。
氏族是曾经出过王族的望族,是曾经的统治阶层。
近代虽然没落,但是他们拥有完整的传承。
不论是知识体系,关系网,底蕴,还是规矩。
特别是氏族的供养体系。
一直是桂省底层最羡慕的事情之一。
一般,氏族都有族产,每年春节时,会举办聚会,统计来年的开支。
比如谁家的孩子上大学,谁家的孩子结婚,谁家需要建房,还有孤寡老人,新生小孩等需要。
统计一个金额后,根据族产的特性来处置分配。
比如韦氏家族承包的山头上,种满了松树。
有些已经有二十年的树龄。
如果今年需要300万,统计好后。
来年开春就会砍树来卖,按需分钱,接着再种。
理论上,在族谱上的氏族人,从出生,成长,读书,工作,结婚,建房,生病,孤寡等,都能获得族产的支持。
这就是氏族的底蕴。
当然,这里面也不是无限供应,还需要根据阶层的不同,获得不同的份额和数量。
比如有人考上大学,氏族会给两万元的费用,剩下不够的部分,就由各自的家庭自己出。
又比如孤寡老人,一年会给300斤大米等。
只能算最低的保障。
到近现代,氏族融入开放,纷纷出山,到县城做生意,或者工作。
韦智杰的父亲,就是当上了小镇上的中学教师。
吃上了国家粮。
老家只有主脉的大伯和一些分支守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