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若生而为树 (第2/3页)
主题“生而为树”所引发的思辩开场白,由书亢出题,辛吾应答起头,并开启本期讨论话题的。
“这个嘛,也不新鲜,不就是模仿了‘散耗理论’,大家都知道:1969年,普利高津在《结构、耗散和生命》一文中指出:‘耗散结构’只有通过与外界交换能量(在某些情况也交换物质)才能维持。这也就是说,系统同外界之间要进行开放、非平衡、非线性、涨落,这几样特征就是耗散结构理论中非常重要的基本原理和范畴,其中蕴涵着对立统一的思想。开放与对立统一。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是产生有序结构的一个必要条件。”
接着辛吾的话风,可以马上分门归类、引经据典的,就是社团里来自物理系的院全额奖学金获得者殷崇全。
一说完,他就习惯性地把眼镜框向上扶了扶,眼珠还冲着头顶上的苹果树转了一圈,一副很得意的样子。
“那么我们今天的假设是,如果我们是一棵树,就像是我们头顶上这株枝繁叶茂的苹果树,对于它来说,或者说,如果你的前生就是这棵树,对于‘你’来说,你的前生是树、今世是人、来世可能是块石头,如果有这几种形态的话,你会分别是怎么样?有情感吗?有使命吗?有意义吗?”书亢把主题假设得更有具像了。
“那如果我是树或人,就是动态看世界,要是块石头,就是静态看世界。换言之,假使我这个主体不变,而所看的世界有的在变,有的不变,就像是在赤道地区的雨林,每天固定时间下一场雨,然后又该热热、该黑黑、时间、季节这种东西在这里都不存在;这种观察主体和观察对象到底是动还是静的范式组合转换下,就有了变革意义,不知道会不会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一些启发。至于那些关于‘情绪’、‘意义’的概念,不知道能否适用于这些对象上,就像我们不能把一‘枝’花和一‘只’鸡的‘枝只’字加起来,问一共有几枝(只)一样,是毫无意义的。”社团小杠精张巾凡开始纠结起假设来了。
“正因为有太多前提和假设,都有可能干扰到今天的讨论主题,所以我们才出了这么一个简单的题目‘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