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6章路漫漫(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76章路漫漫(一) (第3/3页)

手道别,接着一个个坐车绝尘而去,将平安一个人孤零零的扔在了无尽的黄土弥漫之中。

    坡口乡的街道空荡荡的,这跟前几年平安兴冲冲的来找俞洁时根本没有两样,而那块临时挂在坡口乡乡政府老旧的牌子旁边崭新的试验区的牌子,显得是那么的夺目、刺眼。

    县里的建设轰轰烈烈热火朝天,坡口乡的试验区冰冰凉凉一潭死水。

    要想富先修路,平安算了一笔账,从坡口乡的试验区到外省的几条路,简单修一下就要花不少钱,不修这些路,谈何面对三省的经济试验区?其余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即使建最简单的铺面,加上道路水电改造,至少要好几百万,王经伦那时候说的七百万根本不够。

    这都是钱。

    钱从何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再有,一期工程没法保证资金,二期小商品批发交易市场的资金能不能到位,更是未知,王经伦在县里搞工程,是大动作,在坡口乡这个地方搞小工程,他能给拨足需要的资金吗?

    所以,从一开始平安就将自己定位准确:自己就是被发配到草料场的林冲。

    坡口乡有两位平安的熟人,一是乡人大的主任赵长顺,二是乡里的书记杨得志,平安这会从天而降,骤然三人重聚,恍然又成为在东凡那时候的模样,彼此感慨良多。

    只不过时过境迁,杨得志和赵长顺早已经不是当年的血气方刚了,再轮级别,平安也是常委、是副县级,比杨得志和赵长顺高。

    都是满肚子心事,这晚三个人喝了五瓶酒后,平安再次说自己的工作展不开,因为就没法展开,穷,没钱,顶着常委主任的名声,其实来坡口就是寄人篱下,还请两位老领导今后多照应照应。

    杨得志大着舌头说:“贫穷并不仅仅指物质上的匮乏,更是指粗砺鄙俗的生活,把精神上的高贵磨砺殆尽。”

    “人要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还要有灵魂生活,我这会已经只是想着能活,就好。”

    赵长顺醒眼朦胧的跟着说:“对!当贫穷成为常态、有人将贫穷当成一种工作和一种荣誉,说什么甘守清贫,无私奉献,那这个人一定病的不轻,这个环境也一定病得不轻。”

    “人生如此糟糕,一种是活的不如畜生,一种是活的被当畜生。”

    杨得志和赵长顺满嘴的酒话,但算是肺腑之言。平安听他们俩絮絮叨叨很久,想说当奴隶是一种状态,做奴才是一种心态,但是话题太过尖锐,过了一会才前言不搭后语的说道:“我曾经最大的苦恼就是自己没在娘肚子里多呆些时候,面世之后我的苦恼就没有停止过……塞尔努达【注1】在格拉斯哥回忆起自己在西班牙的大学时代,回忆起那些充满了悸动和忧伤的青春,也回忆起毕业时对未来的焦虑和对选择职业的困惑,他感慨说:你的需要和你的欲望是两样矛盾的东西,却被贫穷无解地捆绑。不过那个问题早已微不足道……”

    “……看着自己被时间不停前进的洪流席卷,和一代人共同攀升然后坠落,和他们一起在黑暗中迷失自己,那个问题还有什么价值?失去享受,失去欢愉,失去自由,和那么多其他人一样,你于是懂得也许社会用虚假的物质问题掩盖了人类真正的问题,好避免人类意识到自己命运的悲哀或是无能为力的绝望。”

    三个人都喝的多了,说的都是酒话,都在说,但说的是什么到了后来自己都不清楚。杨得志和赵长顺都没有听清平安说什么是“曾经最大的苦恼”,还有平安说的那个塞尔努达又是何许人也,反正平安絮絮叨叨的也是在说苦恼,天下的苦恼都一个样,无非变换另一种方式罢了。

    苦恼总归是存在着的。

    这晚三人都酩酊大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