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西路(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章 西路(完) (第2/3页)

十年的时间,累得大军数次西征,劳民伤财,虚耗国力。故而愚兄有鉴于旧时。今次便定下了围而不攻的战略。只要攻打耶稣撒冷之讯传于泰西,顺利的引蛇出洞,我们便是赢定了!”

    耶稣撒冷周边的地形大宋早已熟悉。在红海港的军营中,精细比例的军用地图和沙盘都已齐备。在地中海东岸,耶稣撒冷附近进行决战,比起深入泰西之后,在不熟悉的地形中与不熟悉的敌人战斗,哪个更为容易,并不需要多做思考。整个征服泰西的战争,在计划中只安排了六年时间,为了在后期顺利进军,必须要用上一年到两年,等待敌军的集结。

    当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辛弃疾想取得一个辉煌的胜利。仅仅是攻下耶稣撒冷,在眼界甚高的大宋军民心中,根本算不了什么,就算是不断的并吞土地,也一样不会放在宋人的眼里。唯有高达十万、乃至数十万的歼灭战,一次就将数以千百计的君王贵族的头颅送回太庙,才能够当得起辉煌二字。

    “幼安兄果然是深思熟虑,思谋深远。正该如此!正该如此!”韩侂胄连连点头附和。

    陆游、宁易是前太子赵伯铭的亲信,而辛弃疾则是皇太孙赵师弘在军中的得力干将。对于当年的战略,辛弃疾当然不会有多少好话。对此。韩侂胄当然心知肚明,不过他也不去点破,又道:“幼安兄你可以放一百个心。小弟已经让可靠之人将消息传到耶稣撒冷城中了。想必现在他们已经收到我大宋意欲西征的消息。”

    “那人有多可靠?!”辛弃疾追问道。此事关系到整个战局的发展,不到他不紧张。能传信于耶稣撒冷城中,决不可能是汉人。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辛弃疾并不是很放心。

    韩侂胄笑道:“他的家族的大半身家都存在海事银行中,足足有上百万贯,幼安兄你说他可不可靠?!”

    辛弃疾脸色沉重:“节夫,别忘了当年的沙里夫.伊德利斯!他的身家也足有几十万贯,在国中名望地位都是不缺。宰相门中坐上宾,最后他又做了什么?落到什么结果?你韩家因他受得累还少吗?!”

    二十多年前,曾经是皇家地理学会高级会员,为大宋在陇右屡立功勋的归化汉人伊德利斯叛国被捕,在当时也是惹起了一场轩然大*。尤其是伊德利斯被捕时,身边还携带了数以百计的机械和火器的图样,连累了一大批与他交好的同道友人。引荐其入地理学会,并担保他参加考试加入汉籍的韩仁胄,更是锒铛入狱。这一案让五世公侯的相州韩家,因此而拖累得一蹶不振。韩家家主、三登相位的韩肖胄,最后竟只得到了一个成国大夫的封爵,连裂土分茅的资格都丢了。

    韩侂胄也是韩家嫡脉,与韩肖胄、韩膺胄是远方的堂兄弟,只是年纪相差极大。听辛弃疾提起伊德利斯,韩侂胄脸色有些难看。这是他家的大恨,若不是伊德利斯一案,他一介公侯王孙,何至于成了职方司中的一名外派武官,伪装加入西洋商业协会。

    不过耶稣撒冷城中的那枚暗子如今是他主持,也轮不到辛弃疾这个外人来批评。韩侂胄为自己辩驳道:“那一位既不是回教徒,也不是基督徒,而是千年来流离失所的犹太人。由于教义冲突,在泰西和远西,被十字教统治的地域,犹太人跟贼没两样。他对耶稣撒冷可不会有任何忠心可言。幼安兄久居国中,对此一无所知倒也并不出奇!”

    辛弃疾皱眉道:“即是如此,耶稣撒冷城内的那个带着银面具的麻风小儿,又怎么会信任于他?”

    韩侂胄得意而笑,这是他的得意之举:“为了让他受到信任,这几年,我可是接连送了三个突厥千人队给麻风王。”

    辛弃疾摇头失笑:“不是为了赖掉雇佣军的工钱罢?”

    韩侂胄脸一板,正经无比:“西洋商业协会,童叟无欺。我们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只是他看了看辛弃疾投过来的怀疑眼神,干笑了两声,又赧然轻声道:“……一半一半……工钱皆是有数,要发给遗族,瞒不下来。但赏金和赐物。就都省下了。而且那些突厥人也不都是有遗族的……”

    辛弃疾叹了一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毕竟是一群奴贩,仁义廉耻四个字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子的牌坊而已。

    “既然节夫你这么有把握,愚兄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如果真的能将泰西大军一举荡清,第一个功劳,必然逃不出节夫你的双手!”

    一年!

    辛弃疾有耐心等上一年!

    ……………………

    按照汉历,已是八月。而若是用着西历,则已是九月。不过不论用着是哪一家的历法,秋天已经降临到地中海的东岸。

    天气渐渐凉爽起来,干燥了一个夏天的土地,也迎来了珍贵的雨水。随着进驻红海港的远征军,一支接着一支的到来,派出在外游弋邀战的游骑们,而也越来越活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