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勋章 、银币 (第2/3页)
烟囱里冒着黑烟,作坊门口,六十岁的工匠头子李福生,带着两个年龄差不多的工匠等在门口,见到陈燮先是想下跪,似乎想起什么,改成作揖:“见过老爷!”
这些匠户,都是从南直隶弄来的,这是钱不多操办的事情,此前他们的工作为铸铜钱。到了这里,暂时不用铸钱了,而是按照陈燮的要求,铸一种称为勋章的东西。
陈燮设定的勋章体系很很简单,一共三个级别,最高级别为金质勋章,纯金铸造,一枚二两重。银质勋章,纯银铸造,铜质勋章,纯铜铸造。
对应的待遇也很明显,三等功勋,父母兄弟这些直系亲属免劳役,奖励功勋田五亩,功勋田免田赋。二等功勋,亲属免劳役,功勋田十亩免田赋。个人保送上学堂。一等功勋,亲属免劳役,功勋田二十亩免田赋,退役之后,每月能拿到五两银子的功勋补贴。福利和补贴都是终身制度,只要陈燮这个大老板不倒下,就会一直享受这个待遇。当然了,一等功勋太难得了,不是重大的功劳,是不会有机会享受这份至高荣誉。
铸好的勋章擦拭之后闪亮,三枚勋章摆放一起,层次鲜明。呃,款式也很简单,就是一个胸章的造型,在大明就不要搞那么复杂了,关键还是背后的福利体系。没有这个做支撑,任何功勋都是短暂的一时面子工程。陈燮不想搞成那种面子工程,回头这些功臣老了,拿着勋章去摆地摊卖钱什么的,真是颜面丢尽。
装勋章的盒子很精致,红木材质,高手工匠亲手打磨,朴实厚重的方形,扇叶是银质,开口处有扣子,打开盖子,里面垫了一层红色的绒布。
仔细的检查了每一个细节之后,陈燮才满意的放下,并且交代随行参谋,部署明日举行的授勋仪式。这个事情,本来早该办了,无奈要回一趟现代,这才耽搁了下来。
崔新和严晓笙的背袋放在桌子上,陈燮小心的从里面拿出防震包装的包裹。撕开外面的包装物,一层一层的,最后露出两个模具。
三位工匠都是老手,尤其是李福生,一眼就看出这个模具的作用,拱手问:“老爷,这是要铸币么?铜钱的话,这么大可是要亏的。”
陈燮很满意的点点头,这就是所谓的专业素质,看一眼模具就知道,你这么干要亏本。
“这是银币的模子,铜钱有另外的模具,暂时不考虑铸造铜钱,免得户部发疯,锦衣卫的缇骑上门。”陈燮开玩笑,三位工匠脸都吓白了。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玩,锦衣卫上门肯定不是来带着礼物来做客的。
“原来如此,这样就好。”李福生松了一口气,大明的货币其实是铜钱,但是明朝严重缺铜,要不然怎么会诞生宝钞呢?随着政府信誉破产,宝钞已经看不到影子了。白银在市场的需要下,堂而皇之的成为主流货币。
要说做什么买卖挣钱?当然是钱生钱了。西方是有银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